圖:太空別墅年底建成
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神舟十四號任務,進入發射前關鍵階段。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5月29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組合體已轉運至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區,將擇機搭載3名航天員升空,開啟6個月的在軌駐留。年內,天和核心艙和待發射的「問天」、「夢天」實驗艙將共同構築「三室」空間站。此外官方還正式發布本次任務的飛行任務標識,顯示出神十四飛船以徑向對接的方式與空間站組合體進行交會對接。\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北京報道
29日上午,承載着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組合體的活動發射平台,緩緩駛出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向1500米外的發射塔架穩穩「走」去。據報道,船箭組合體重達43噸,總高度近60米,轉運過程約1.5個小時。長二F運載火箭有着「神箭」的稱號,是中國第一型載人火箭。從1999年首飛至今,成功率100%。
空間站「完全體」年內亮相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此前表示,中國將在今年完成空間站的在軌建造,共計劃實施6次飛行任務。5月10日,為神舟十四號「運送糧草」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升空,並已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交會對接。6月將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乘組由三名航天員組成,他們將在軌駐留6個月時間。7月發射空間站問天實驗艙,10月發射空間站夢天實驗艙,世界關注的「天宮」空間站「完全體」將在今年亮相。空間站的三個艙段(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將形成「T」字基本構型,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之後還將實施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其中,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也是由三名航天員組成,這三名航天員將和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共同在軌駐留5-10天,完成輪換以後,在軌工作和生活6個月。
曾有航天專家比喻,中國空間站就像一座三室兩廳還帶儲藏間的「豪宅」。「三室」指天和核心艙以及問天和夢天實驗艙,「兩廳」則是指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
「夢天」配置艙外試驗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29日同日,執行問天實驗艙發射任務的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已完成出廠前所有研製工作,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之後,該運載火箭將與先期運抵的問天實驗艙一起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據介紹,問天實驗艙配置與核心艙一樣的航天員生活設施,可以與核心艙一起來支持兩艘載人飛船輪換期間6名航天員的生活。問天艙還配置有一個小型機械臂,既可單獨使用,也可跟核心艙大機械臂組合使用,共同完成航天員出艙、艙外設施照料、巡檢等任務。另外,在問天實驗艙還配置了航天員出艙氣閘艙,空間站建成以後,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將作為航天員主用出艙活動的氣閘艙,屆時核心艙節點艙將用於其他功能,只是作為備份。問天實驗艙還具備核心艙對於組合體管理控制功能的備份艙段,提高空間站的可靠性。
夢天實驗艙配置有一個貨物氣閘艙和一個艙外展開試驗平台。今後需要在艙外安裝的科學試驗設備,可以通過貨運飛船運送到空間站,再通過貨物氣閘艙把載荷送到艙外,由機械臂或者航天員把它安裝到艙外的平台上,這樣可以實現艙外試驗項目不斷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