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量足質優/珠江流域三道防線 保灣區供水安全

時間:2022-05-11 04:24:47來源:大公报

  圖:西江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新華社

  珠江流域近年秋冬季降雨偏少,東江、韓江流域出現60年來最嚴重旱情,加之珠江口鹹潮上溯影響加劇,旱情呈現「秋冬春連旱、旱上加鹹」狀況。記者10日從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獲悉,為確保港澳供水安全、保障珠江流域民眾用水安全,珠江水利委員會多措並舉,構築當地、近地、遠地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線」,保粵港澳供水「量足質優」。接下來還將採取「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聯合調配東西北江資源,確保粵港澳地區供水安全;同時開展「空—天—地」立體觀測關鍵技術研究,提高灣區水安全保障支撐能力。\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廣州報道

  作為中國三大流域之一,珠江流域是粵港澳地區水資源大動脈。據了解,去冬以來珠江流域主要江河來水偏少,今年元宵節前後珠江口又適逢天文大潮,鹹潮上溯強勁;到4月份珠三角供水形勢仍較嚴峻。珠江水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旱情期間,通過構築供水保障「三道防線」,實施流域枯水期水量統一調度,累計調水逾16億立方米,打贏了抗旱保供水這場「硬仗」。

  構築近遠梯次體系抗旱

  按照國家水利部的部署,珠江委會同廣東省水利廳逐江河逐區域梳理,構築了西江、東江、韓江供水保障「三道防線」。記者了解到,第一道防線本地水庫群通過蓄水補庫調度,實現「灌滿門前水缸」;第二道防線近地水庫通過提高蓄水位,實施壓鹹補淡應急補水調度;第三道防線流域遠程水庫群持續向下游補水,精打細算用好每一方水。「三道防線」的建立,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及粵東地區抗旱保供水的堅實屏障。

  智慧水利提升管理水平

  其中,聚焦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珠江─西江經濟帶等國家區域戰略,推進以龍灘二期為重點的西江水資源提升工程、東江和北江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建設,推進澳門珠海水資源保障、粵東水資源配置等重大工程建設,加快備用水源工程建設,完善流域水網布局,從根本上解決流域水資源配置能力不足的問題。同時,強化水資源統一調度,聯合調配西江、北江和東江水資源,構建東西聯通、江庫聯調、區域聯網的一體化供水格局。「數字孿生珠江」建設則以數字化場景、智慧化模擬、精準化決策為路徑,建設完善「珠江流域數字孿生平台」,全面提升珠江流域水利決策與管理水平。

  由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珠江水文水資源勘測中心等承擔的珠江流域重大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要素『空─天─地』立體觀測關鍵技術」亦近期啟動。該項目通過開展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等水安全關鍵要素遙感監測技術創新研發,以及感潮河段水位和流量水文要素智能感知和信息自動識別研究;在此基礎上自主研發基於多源數據的「空─天─地」一體化水安全關鍵要素立體觀測系統,實現灣區水安全關鍵要素系統、精確和動態的立體監測與綜合分析,為灣區水安全保障提供支撐。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