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全景導航相機拍攝的祝融號車體。\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據央視新聞報道: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火星即將進入冬季,入冬後,火星夜晚溫度會降到零下100攝氏度以下,且沙塵天氣明顯增多,正在火星開展巡視探測任務的火星車「祝融號」將面臨更多挑戰。為此,設計團隊在設計之初,就進行了針對性的設計:火星車太陽翼的電池片使用特殊材料,不易沾塵;太陽翼定向跟蹤太陽,最大限度獲取太陽能;改變工作模式保存體力、減少能耗;整車斷電「休眠」,待天氣變好就自主喚醒等,確保「祝融號」在火星巡視探測過程中的安全。
近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透露,工程團隊已經對「祝融號」如何「入冬」做了詳細預案。他說,「目前火星車主要的電力獲取、儲存、供給符合我們原來設計的預期,所以對於後續度過嚴酷的冬季,我們也做了相應的一些預案策略。」
此前,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公布一組圖像,通過環繞器拍攝的火星表面圖像可看到,目前多處出現了沙塵天氣。目前「祝融號」具體的狀態如何?將如何應對沙塵天氣?引發關注。而通過「祝融號」火星車去年5月19日和今年1月22日的兩幅自拍照,可以清晰看到,火星車表面有明顯的沙塵覆蓋。
已行駛逾1.9公里 狀態正常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問一號巡視器總體副主任設計師彭松說,「目前來說還基本上比較順利。它(沙塵)會影響太陽翼的發電,因為它蒙的灰肯定發電效率就降低了,可能會導致它能源不足。」火星車主要通過太陽翼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從而為火星車上的科學設備提供正常工作所需的電力支持。因此,太陽翼上的灰塵對於光能的轉化產生一定影響,這些沙塵甚至會對火星車的溫度造成一定影響。
彭松表示,「(火星車)翅膀中間的車本體的頂板上面,有兩個圓形的透明薄膜學名叫集熱窗,就是陽光通過膜照進去之後能把熱量留在火星車的艙內,但是現在如果蒙一層灰的話,可能透進去的陽光就變少了,然後它收集的熱量就少了,最終影響的還是能源的情況。」
為了讓「祝融號」獲取足夠的電能,科研人員把太陽翼設計得足夠大,從而能夠吸收更多的太陽能來轉化成電能。據火星車回傳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火星車已經行駛超過1.9公里,科學探測工作狀態正常,並未受到沙塵明顯影響,後續科研人員會對火星車進行持續監測。
針對冬季的沙塵天氣發生次數較多,設計人員為「祝融號」制定了四項措施。彭松說,「第一個措施它太陽翼的電池片是一種特殊的材料,叫超疏基材料,就跟荷葉一樣,水珠落上去就可以滑落,灰落上去之後比較容易吹掉。」
太陽翼還有對太陽的定向跟蹤功能。到了冬季,太陽的高度相對低一些,但火星車的這對翅膀會像向日葵一樣,隨着太陽東升西落而變化位置,最大限度獲取太陽能。
第三項措施就是在風沙的天氣條件下,火星車可以通過改變工作模式來保存體力、減少能源的消耗。
彭松表示:「第四個措施就是休眠喚醒,如果前面三個措施都不足以解決能源問題的話,可能這整車就要睡覺了,也就是說自己給自己斷電了。沙塵天氣變好的話,它就會自主喚醒,就可以接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