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記者手記/求變激進 失卻「戲」味

時間:2022-03-24 04:25:44來源:大公报

  圖:鐵枝木偶表演二○一八年登上汕頭市澄海區非遺文化遺產名錄。\大公報記者李薇攝

  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時常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但在實際行動中,卻總有一種使不上勁的感覺。我們總希望,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主動來適應我們的審美需求,去產生所謂的「實用價值」。於是,傳承人們也開始思考同一個問題:如何讓它現代化。

  以中國戲劇為例,幾百個地方劇種在「現代化」過程中都不約而同請來了現代作家改編新戲,請現代作曲家來譜寫唱腔,再引入現代管弦樂隊加以伴奏。結果不難發現,很多地方戲越來越「同化」,有的甚至在「求新求變」的過程中,漸漸失去了「戲」的味道,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定要迎合現代口味嗎?在這點上我們不妨參考一下他山之石。現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最早產生於日本,叫「無形文化財」。曾經歷「西化之痛」的日本,公眾把欣賞古典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作身份和榮耀的象徵,並立法給予無形文化傳承人以「人間國寶」的尊稱和相應的待遇,表達對傳承人的全民禮遇。

  由此可見,在避免出現本土文化消失的危險與後果上,一切外來干預都不能替代這個民族的「文化自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欣賞價值,離不開我們這些享用者的身體力行。只有我們先認同了它們的價值,由政府、社會及非遺傳承人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持續煥發屬於它們的璀璨華彩。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