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大公訪談/港科大李世瑋:設平台聚深港團隊轉換科研成果

時間:2022-01-15 04:25:31來源:大公报

  圖:李世瑋希望香港科大設於深圳的多個平台能匯聚深港兩地力量,推動科研攻關、成果轉化和人才培育。/受訪者供圖

  「我們因獲取得以維持生活,但因給予而成就生命」(We make a living by what we get, but we make a life by what we give),這是香港科技大學深圳平台執行院長李世瑋的座右銘。作為穿梭於深港20多年的老科研人,李世瑋既是長期耕耘於一線的研發帶頭人,又是推動香港科技力量對接大灣區需求的管理者。他表示,港科大深圳平台匯聚深港跨學科團隊轉化科研成果,之後準備在大灣區籌建一個5億元(人民幣,下同)盤子基金,用於資助培育入駐港科大孵化器的初創企業。/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

  在深圳市福田區南部與香港接壤處,一個以聚焦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合作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下稱合作區)正在崛起。這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平台,更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大平台。「我們是第一所入駐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香港高校。」李世瑋談起香港科大於深圳的布局時臉泛喜悅之情。

  在深最大成果:大疆業績騰飛

  「港科大布局大灣區最有預見性的舉措是在2006年作為首批高校加入了深圳虛擬大學園,並建設了自主擁有的產學研大樓。」李世瑋介紹,大疆科技於2011入駐港科大深圳產學研大樓,2015年即一飛沖天,業績成長超過百倍,這是港科大在深圳最耀眼的成果。

  2019年5月,港科大與福田區政府簽約入駐合作區,正從產學研三個面上積極規劃孵化器、實驗室、培訓中心,希望最終建成國家實驗室級別的科研機構。李世瑋透露,在創業孵化方面,港科大旗下的藍海灣孵化港福田基地於2020年1月正式運營,現已累計有21家企業通過評審入駐,超過90%為科大教授或校友創辦的公司。到2021年5月,已有尚維高科、納德光學、大倉機器人等6個經典孵化案例。

  「深港協同創新實驗室集群則在積極開展各項基礎研發活動,目前已引進11個由港科大講座教授、教授等重點科研人員牽頭的實驗室,其中多名教授是首次在內地開展科學研究,目前實驗室集群正在面對前沿科學、工程重大問題等開展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李世瑋透露,研究院累積獲批國家、省、市區各類科研項目資金近1000萬元,除了申請政府科研基金,港科大深圳平台自身也在籌備於大灣區成立一個5億盤子的基金,用於資助培育入駐港科大孵化器的初創企業。

  「要有利他精神,才能推動合作」

  沿着廣深港高鐵,港科大近年往大灣區縱深發展布局。從港科大香港清水灣校區連接到高鐵西九龍站,往北首先進入到深圳福田,在離福田高鐵站不遠的河套布局了港科大深港協同創新研究院;在深圳南山有早年布局的與北大合作的深港產學研基地、港科大深圳研究院、港科大深港協同創新研究院;再往北則到了廣深港高鐵的廣州慶盛站,那裏是港科大(廣州)校區所在地。

  據悉,港科大(廣州)校區2021年9月正式開放後將擴大招生,到2026年,在校生將達到1萬人,其中本科生4000人,這些年輕的人才未來都將是大灣區創新科技的生力軍。「廣深港高鐵是一條紐帶和動脈,我們在沿線都設有站點,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布局。」他希望港科大善用各地優勢,能在大灣區開闢出融合創新、科技轉化的「新航路」。「歷史上大航海時代開闢新航路是在一個物理空間尋求最佳路線,但我認為開闢融合創新、科技轉化的『新航路』並不一定是尋求一條物理空間的軌跡,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態。」李世瑋認為,深港都要有利他精神,唯有利他我們才能敞開心胸,才能進行各種的創新合作,包括協同創新、開放創新、融合創新。

  「港科大在短短三十年間迅速成為了亞洲頂尖、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適逢國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及推動科技協同創新發展的機遇,我們希望港科大的多個深圳平台能有效匯聚深港兩地的科研力量和跨學科團隊,發揮互補優勢,推動科研攻關、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李世瑋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