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海洋二號組網 6小時監測全球80%海面

時間:2020-09-22 04:24:48來源:大公報

  圖:21日13時40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新華社

  【大公報訊】記者劉凝哲北京報道:大公報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星是中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的第二顆衛星,也是首顆運行於傾斜軌道的大型遙感衛星,其入軌後與海洋二號B星組網,將大幅提升中國海洋觀測範圍、觀測效率和觀測精度,可在6小時內完成全球80%的海面風場監測。

  海洋二號C星在軌後,主要對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實現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實時觀測,並具備船舶識別,及接收、存貯和轉發中國近海及其他海域浮標測量數據能力。

  據介紹,海洋二號C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星以及後續的傾斜軌道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中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海洋二號C星入軌與B星實現雙星組網後,觀測周期將由單星3天縮減到1天;後續待海洋二號D星發射並完成三星組網後,將具備小時級覆蓋全球主要海域的觀測能力。同時,能夠實現亞中尺度海洋現象觀測,為中國海洋防災減災、氣象、交通和科學應用等提供重要支撐。

  服務「一帶一路」國家

  作為海洋大國,中國海洋生產總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日益提高。海洋動力環境預警實現對測風、測浪的海況預報,將產生諸多可持續、可預期的收益。

  海洋二號C星入軌後,將不受天氣和光照條件影響,實現全天時、全天候連續開展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服務。

  此次任務中,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的最新進展亦值得關注。據介紹,本發火箭採用了一個特殊部件──一片從2019年長四乙遙三十八運載火箭上回收的柵格舵舵面。在對該舵面進行了檢測分析,確保整體結構完整、無形變、無裂紋後,重新進行清洗、修補和重新噴塗防熱塗層,使其具備了重複使用的能力。產品雖小,但卻是國內運載火箭首件重複使用的箭上產品,這是對後續垂直起降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的重要嘗試。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