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4月6日,在加納首都阿克拉的科托卡國際機場舉行的物資交接儀式上,中國駐加納大使館相關人員與接受援助的國家的代表合影\資料圖片
病毒無國界。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最艱困時期,諸多國家向中國施以援手,捐贈緊缺的醫用物資;當中國走出困境後,第一時間轉身馳援海外,向眾多「一帶一路」國家送暖,幫助塞內加爾改建醫院,捐助物資助印尼抗疫等,不斷織密戰役防線。大疫當前,中國人民與「一帶一路」國家唇齒相依、心手相連,在團結合作戰勝病魔中譜寫了一個個真情交融、命運交織的故事。\大公報記者 蔣煌基、何德花
「5天時間,北京、廣東等在內110多個單位,還有印尼當地的客屬聯誼總會總主席葉聯禮、廣肇總會總主席黃一君及郭桂和、江淼成、商家軒、楊建昌等在內的眾多企業家,籌集近百萬人民幣的物資。4月24日,這批物資空運至雅加達,真是雪中送炭的情誼。」第六代印尼華僑、印尼僑胞(中國)聯合總會總主席、印尼愛心慈善基金會總主席鍾家燕說,中印兩國患難見真情。
印尼華僑4天徵集3萬口罩
「幾個月前,對於中國疫情,印尼的新生代,不顧危險不計代價,到處為中國搜尋防疫物資。」2月初,北京海外聯誼會與鍾家燕聯繫,希望她幫助籌集口罩。當時印尼也很難買到口罩了,早上5點多,鍾家燕就開始在雅加達各處搜尋口罩。當她把一萬多個口罩寄到北京,並將這個消息分享在朋友圈後,安徽、江蘇、廣西……陸續有國內多地發出幫忙購買口罩的請求。「我利用自己海陸空軍警察學校老師的身份,發動學生在全印尼找口罩。約4天時間,學生們幫我找到3萬個口罩,悉數寄往中國各地。」
中國與東南亞山水相連,人文相親。鍾家燕說,如今全世界疫情嚴峻,經過舉國之力控制疫情蔓延擴散,並逐漸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生活秩序的中國,向海外多國捐贈緊缺醫療物資、派遣醫療專家隊,「說幫就幫,說給就給,這就是大國的責任和擔當。」鍾家燕動情地說。3月26日,中國政府援助印尼的首批醫療物資運抵雅加達。5月12日,中國國防部向印尼捐助的抗疫物資運抵雅加達。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據中國駐塞內加爾大使透露,得悉中國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很多素未謀面的塞內加爾朋友送來現金、支票、口罩,委託大使館轉交給湖北武漢人民;兩名當地醫生專門寫信,希望到中國的抗疫一線去給醫護人員當助手。在非洲塞內加爾,中國第18批援助塞內加爾醫療隊隊長許文盛告訴大公報記者,醫療隊和中資企業一起,積極幫助當地改造醫院,分享抗疫經驗,捐贈防疫物資。3月2日,塞內加爾出現首例確診病例後,醫療隊就與首都達喀爾附近的皮金市國家醫院分享中國的抗疫經驗,提出加強門診預檢分診、設置單獨疑似患者隔離觀察室等防疫措施,幫助皮金市醫院建立防疫防控流程。
逾40中國醫療隊常駐非洲
許文盛介紹,疫情爆發之初,在塞華人華僑和中資企業就向塞方捐贈物資。4月22日,中國政府支援塞政府抗擊疫情的兩批物資包括紅外體溫計、醫用口罩等運抵塞內加爾,中國援塞摔跤場承建方湖南建工、中資企業塞內加爾福特陶瓷廠等都向塞政府捐贈了防疫物資。
據外交部消息,中國已向50多個非洲國家和非盟交付了大量醫療援助物資,專門派出了5個醫療專家組。目前,常駐非洲的46支中國醫療隊正在投入當地的抗疫行動,開展各類培訓活動近400多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