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攜手抗疫\一體防控傳染病 一碼暢行大灣區

時間:2020-05-26 04:24:51來源:大公報

  圖:近年不少北上就業的港人選擇在廣東退休養老\資料圖片

【編者按】

  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剛邁入第二年,即要面對一張複雜的考卷: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前,大灣區需要怎樣的聯防聯控機制?在複雜的國際輿論環境下,大灣區需要怎樣的愛國主義教育?在疫後「新基建」的風口中,大灣區企業需要具備怎樣的技能?站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點上,大公報今起推出《灣區新動力》系列專題,採訪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從醫療、教育和經濟三個領域分析解構灣區未來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11城之間有行政邊界之分,然而,病毒的傳播卻是不分邊界的。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如何加強大灣區內重大傳染病聯防聯控,成為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的關注焦點。今年的疫情敲響了警鐘,三地需進一步加強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互通預警機制。有代表委員建議,有必要建立灣區11城共同參與的一體化傳染病實時監測平台,及時掌握傳染病變化趨勢,協商建立互認「健康碼」,利用大數據分析開展疾病評估預警。\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

  「大灣區各成員城市加強新發再發傳染病的防控,在信息通報、病例轉運、隔離救治、人員追蹤、實驗室檢測、感染控制以及新技術研究等方面開展更加緊密的交流與合作。」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台盟廣東省委會主委張嘉極今年帶來了「關於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傳染性疾病一體化防控體系」的提案。

  張嘉極引用一組數據稱,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常住人口超過6900萬。「有必要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建立區域性傳染病醫療研究中心和大灣區傳染病實時監測平台。」他還提議,擴大粵港澳防治傳染病聯席會議規模,邀請粵港澳大灣區各成員城市列席會議,加強三地新發再發傳染病的防控等方面開展更加緊密的合作。

  協商新型「健康碼」互認

  「這次疫情表明,公共衛生安全正呈現區域化的態勢。公共衛生安全防治也應該納入區域合作框架之中。」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霍震寰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應該盡快實現公共衛生安全信息共享。

  不少代表委員關注大灣區互聯互通的數字化防疫措施。疫情期間,來自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市民,僅需要亮出「健康碼」,便可以暢行大灣區。然而,香港的健康碼、健康證明、檢測結果互認機制和內地仍未完全打通。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意得集團主席高佩璇告訴記者,在疫情逐漸受控後,大灣區可協商建立互認新型「健康碼」。她指,廣東省1.15億常住人口中,只有確診患者1500多人,比例不算高。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一個關鍵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而疫情阻礙了人流。「當疫情過後,粵港澳大灣區應該思考,如何面對未來公共衛生風險,建立一個一體化防止傳染病體系,並設計一個常態化的口岸防疫並暢通的制度。」

  灣區健康數據加快共享

  記者了解到,廣東近期也開始部署一系列行動,包括推動大灣區內衛生健康數據交換共享,成立粵港澳傳染病聯合實驗室,人才培養合辦醫院等項目加快落地。廣東衛健委近日陸續在對廣東省政協委員的回函中,透露了廣東正加快打通灣區內健康數據交換共享。廣東省衛健委表示,將繼續強化粵港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互通和共享機制,每年定期召開粵港澳防治傳染病聯席會議。

  對於粵港澳三地「健康碼」互認的提議,廣東省衛健委也作了解釋,稱積極探索粵港澳健康碼互認、醫學隔離互認等措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