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北京觀察\用民法典撫平社會焦慮\馬浩亮

時間:2020-05-24 04:24:25來源:大公報

  今年特殊時期的特殊兩會,將開啟中國的「民法典時代」。孟德斯鳩有句名言:「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裏,每個個人都是整個國家。」民法是社會生活領域最基礎的法律,從「搖籃到墳墓」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工作生活,都離不開民法。

  從1954年第一屆人大開始,中國曾四度進行民法典立法,但都因為制度、觀念、技術等原因而擱淺。2014年10月,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編纂民法典」,「民法典」史上首次進入中央全會文件。次年,第五次民法典編纂工作啟動,今次終於夙願得償。全文1260條,是迄今條文最多也是第一部冠之以「典」的法律。

  法律乃國之重器,法典更是重中之重。民法典對幾十年來的單行民事法律進行梳理、整合、完善,用法典的體系化解決了長期存在的立法散亂、衝突、缺陷等問題。但民法典並非高高在上、不可觸摸,而是與普通人息息相關,深入社會運行的毛細血管。

  社會的劇烈變化,既帶來了異彩紛呈的機遇,也產生了五花八門的焦慮。各種新問題、新風險不斷湧現,迫切需要與時俱進的法律來進行清晰界定和保護防範。因此,民法典把握時代脈搏,回應大眾訴求。比如,突出強調對各類所有權一視同仁、平等保護,有利於廓清「新公私合營」、「民營經濟離場」等思潮的干擾,保障經濟健康發展。

  對禁止高利貸、預防和禁止性騷擾、保護個人信息隱私、高空拋物追責、見義勇為免責、住宅用地使用權屆滿續期、科研倫理道德等公眾高度關注的問題均作出了明文規定,有利於保護公民合法權利。因此,民法典既有宏觀上的提挈引領意義,又具備微觀層面的呵護保障作用。

  民法典被譽為「公民權利的宣言書」、「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中國的民法典,以法治完善國家治理,撫平社會焦慮。可以說,不僅有高度、有廣度、有力度,更是一部有溫度的法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