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香港小組穿針引線 書法名帖撥交北京

時間:2019-10-04 04:25:06來源:大公報

  圖:書法珍寶《伯遠帖》\大公報記者江鑫嫻攝

  《伯遠帖》、《中秋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近年來,這些文物一經展出就圈粉無數。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均由「香港秘密收購文物小組」從香港購回,這也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流失文物回歸的歷程。

  民國以來,由於連年戰亂,大量珍貴文物流至香港,吸引眾多中外藏家、文物商販目光,文物面臨着進一步流失的危險。新中國成立後,在周恩來總理親自關心下,時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長的鄭振鐸成立「香港秘密收購文物小組」,專門在香港從事珍貴文物搶救工作,保護和追回了大量流失的文物。其中,又以《中秋帖》和《伯遠帖》的回歸最為後人所樂道。

  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和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被乾隆統稱為「三希」。清末時,中秋、伯遠二帖被溥儀攜出紫禁城,其後幾易其手,輾轉至港。

  1951年10月,鄭振鐸得悉「二希」即將詢價出售的消息後,立即啟動文物搶救工作。時任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長的王冶秋奉命偕同上海文管會主任徐森玉、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兼程南下談判,最終成功購回「二希」,撥交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結束了兩件國寶長達數十年的顛沛流離。此後幾年間,「文物小組」有計劃的徵集了唐韓滉《五牛圖》、五代董源《瀟湘圖》、宋徽宗趙佶《祥龍石圖》等重要文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