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發展虛擬芯片另闢蹊徑

時間:2019-07-15 03:14:00來源:大公報

  圖:中國首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研製車間\受訪者供圖

  「摩爾定律已經進入黃昏時代,市場將日益碎片化,這將給各種技術的中小企業帶來很多機會。」吳漢明認為,中國芯片企業應該根據「後摩爾時代」的發展趨勢,在產業技術和商業模式等方面積極創新,以支撐未來的產業發展。

  吳漢明指出,集成電路面臨製造上的兩個極限,即元器件的極小化和數量的極大化。目前業界正在研發3納米甚至原子大小(0.5納米)的晶體管,一塊指甲蓋大小的芯片上可以集成幾百億個這種晶體管,但是這對製造工藝和材料等都帶來了巨大挑戰。例如在工藝方面,隨着晶體管越做越小,工藝誤差將會越來越嚴重。

  在此背景下,「後摩爾時代」的芯片材料、設計結構、光刻技術等方面都可能面臨巨大的調整。同時,此前芯片產業的發展基本上是由供給側即上游企業推動的,而「後摩爾時代」則可能會轉變為由需求側即下游企業和終端用戶推動。

  因此,「後摩爾時代」中國芯片企業應該擺脫此前的發展路徑,在產業技術和商業模式等方面積極創新。例如在產業技術方面,可以利用如今強大的計算能力發展虛擬芯片,「我想這有幾個億的投入,有一個芯片製造廠商和設計公司支持,這樣進行起來不是太難。」吳漢明說道。

  另外,中國企業擅長商業模式創新,芯片企業可以借鑒小米公司和共享單車等創新模式,積極探索一些輕資產生產模式和商業模式,此類商業模式尤其值得綜合實力相對較弱的中小芯片企業去探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