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全國自貿片區創新聯盟制度創新對接大會11日在前海舉行
大公報記者毛麗娟攝
【大公報訊】記者毛麗娟深圳報道:集裝箱運輸是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特徵,也是發展高端航運物流、貿易及金融的支撐,11日公示的前海綜合保稅區詳細規劃提出,保稅區內的海星港和媽灣港,未來將重點發展專業化集裝箱運輸,成為前海片區發展金融、貿易、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平台。
其中,媽灣港保持現狀功能,以集裝箱泊位為主;海星港則以改造提升為主,擬將現有海星碼頭改造為20萬噸集裝箱碼頭。同時,媽灣港區也將從傳統散雜貨、多用途功能轉型升級為規模化、自動化、環境友好、高效節能、先進的集裝箱智能港區,通過與周邊泊位統籌運營,推動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的經濟快速發展。
規劃五條軌道線路
在交通規劃上,儘管前海綜合保稅區內目前尚無軌道線,但遠期規劃了5條軌道線路,其中城際線路1條──深珠城際,市域快線1條,為21號前龍快線,遠期沿夢海大道連接西麗樞紐;軌道幹線3條,分別是15號線、24號筍崗線、28號沿海線。此外,為形成富有綜合保稅區特色的海灣天際線,在建設上,保稅區整體天際線會較為平緩,局部作為建築地標相對較高,建築高度控制在100米及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