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單霽翔讚港歷史建築活化保育

時間:2018-12-19 03:18:32來源:大公報

  圖:《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大典(北京卷)》在故宮博物院首發\大公報記者江鑫嫻攝

  【大公報訊】記者江鑫嫻北京報道:《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大典(北京卷)》18日在故宮博物院首發,揭秘人民大會堂、故宮寶蘊樓等50個「北京地標」背後的故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為香港活化保育工作點讚,並表示正在籌寫香港歷史建築活化保育相關書籍,希望能為內地民眾和設計師借鑒。

  單霽翔直言,「在保護利用過程中,建築師不要下手太『狠』,要更好、更完整的保護這些遺存。」

  單霽翔特別為香港歷史建築活化點讚。「2007年,時任香港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月娥到國家文物局來找我,問香港的一些歷史建築要怎麼保護。她並希望能和我們一起來保護。隨後,調研發現,香港有1400座歷史建築需要保護,最終選了其中800個進行保護。我們請中山大學的建築師幫助香港進行當時景賢里第一棟歷史建築的保護實踐。」

  他說,「這些年,香港大量歷史建築得到保護,最有經驗的就是活化,即如何把歷史建築融入市民生活,讓市民喜歡這些建築。我已經積累了70多個香港的成功案例,希望能把這些寫下來,讓內地民眾和設計師有所借鑒。」

  據介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大典(北京卷)》是對2016年、2017年共計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中「北京建築」的提煉,包括人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等建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