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捐0.9元可當莫高窟供養人

時間:2018-07-12 03:17:48來源:

  圖:如今許多年輕人會親身來到莫高窟,感受千年敦煌文化  /大公報實習記者林少巧攝

  【大公報訊】記者馮漢剛、車茸敦煌報道:「在莫高窟現存的492個洞窟中,一半以上的洞窟出現了空鼓、變色、脫落等損害。我們對窟內有全盤的復修和保護計劃,但就是資金不足,供養人會是未來解決資金困難的可行方法。」7月2日,在敦煌莫高窟內,解說員李璐向參加「范長江行動甘肅行」的香港傳媒學子介紹該文化遺產的保育計劃。

  據了解,敦煌研究院早年發起了「數字敦煌」項目,希望利用先進的數字化技術保存敦煌壁彩塑的珍貴資料。該項目開展至今已24年,為92個A級洞窟完成高解析度數字採集與存儲,其中26個洞窟已完成完整的圖像拼接。目前敦煌研究院數字中心以每年20個洞窟的進度進行修復、拍攝等。

  「數字敦煌」項目,既可以留存敦煌的文明,又能緩解旅遊帶給洞窟保護的壓力,在文物保護與全球展示之間找到平衡點,帶給中國文物保護新啟示。

  為了籌集項目資金,騰訊公益聯合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敦煌研究院以及新華公益等機構,發起敦煌「數字供養人」活動,參與眾籌者只要捐贈0.9元,就可以成為敦煌文化的「數字供養人」。

  眾籌喚起年輕人保護意識

  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表示:「我們希望通過眾籌的形式、通過數字化的形式,讓大家都來關心、參與敦煌石窟的保護和研究工作,尤其是激發年輕人的參與熱情,讓他們能夠了解文化遺產、能夠親近文化遺產,進而激發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敬畏之心,培養他們的文化自信。這也是此次項目最主要的目的。」

  項目選擇了小額及非整數金額的特殊記憶方式,試圖通過一種年輕人熟悉的社交圈子傳播範式來呼籲關註文化遺產,喚醒公民的保護意識與參與熱情,倡導全球供養,培育文化自信,形成一種創新的文化保護意識,是莫高窟保護的人文追求與終極目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