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訪問團來深交流深港議題

時間:2023-05-24 16:48:05來源:大公網

  (記者毛麗娟)2023年5月23日,多位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到訪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綜研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理事胡政及相關人員與訪問團進行了交流。研討會圍繞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與深港合作、深港科技創新和產業合作、香港工會建設等多個重要議題開展。

  訪問團召集人、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商界(第三)功能界別議員、招商局港口控股董事會副主席嚴剛表示,希望就如何進一步推動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國家發展大局進行深入交流探討。嚴議員介紹了新一屆立法會在香港完善選舉制度後的工作內容,提到如今的香港立法會可以更高效地解決經濟民生難題,行政立法機構之間的良性互動得到進一步促進,議員們能更好地履行「代表民意、監督政府」的使命職責,促進良政善治,為市民構建更美好生活,為香港發展作出貢獻。未來會繼續研究推動香港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國家發展戰略中發揮獨特優勢和作用。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對訪問團表示誠摯歡迎,在豐富一國兩制進入「新實踐」、香港開啟由治及興新篇章、「愛國者治港」得到貫徹的關鍵時刻,很高興與香港議員們在深圳先行示範區進行交流。

  交流研討圍繞多個重要議題開展。


 
(記者毛麗娟攝)

  議題一: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與深港合作

  嚴剛議員認為,規劃建設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百年來重大發展戰略調整,對香港及大灣區均有重要而深遠影響。港深雙城擁有扎實的創科合作基礎,未來如何謀劃推動共同規劃是關鍵問題。當前,北部都會區建設為深港深化合作提供重大機遇。深港口岸經濟帶具有特殊戰略區位和良好發展基礎,成為北部都會區發展的重要突破口。香港各界需要改變發展觀念,藉鑒深圳改革開放中的規劃經驗,加快推進深港口岸經濟帶和北部都會區的頂層設計和規劃工作。他還倡議香港政府與深圳市政府共同成立規劃專班,推動雙方在深港口岸經濟帶的規劃發展中取得突破。


 
(記者毛麗娟)

  綜研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玉閣在回應仲介紹了深圳方面對深港口岸經濟帶的研究和規劃建設過程,對2017年深港爭議土地的一攬子解決、口岸經濟帶的提出、香港提出的深港「雙城三圈」與深圳經濟特區早期的「二線關」和「特區內」關系的發展演變進行了分析,此外還提及引起熱議的「臨港都市帶」等相關規劃概念。張玉閣提到,根據測算,到2035年,600平方千米左右的深圳臨港都市帶加上300平方千米左右的香港北部都會區,人口將超過1000萬,GDP有望超過4萬億人民幣,將成為「一國兩制」下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示範地,也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和最值得期待的亮點。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新界東北直選議員、新民黨中央委員李梓敬提到,在通關方面,兩地應加快推動深港通關模式優化,如可在深港口岸推廣「兩地一檢」,逐步延長各口岸通關時間,加快完善口岸停車場地等配套設施,推動深港之間的「高鐵地鐵化」等。在便利香港居民在內地生活方面,特區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推動通信資費合理下降,加快解決跨境公交接駁、堵車等問題,協助香港在內地無障礙使用美團、滴滴出行等各類軟體,進一步推動電子支付系統互聯互通。在宣傳方面,應加大內地創新創業政策的宣傳,使香港青年及時瞭解相關政策,吸引其到內地發展。張玉閣回應,如深港口岸實現「兩地一檢」將是口岸通關的重大突破,具有重要意義,會持續跟蹤研究。

  議題二:深港科技創新和產業合作

  過去40年,深港科技創新產業融合互動發展,「深圳—香港」創新集群競爭力持續提升,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建設、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以及如何發揮深港優勢深化科技創新合作等議題成為熱點。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新界西北直選議員、民建聯副主席、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主席周浩鼎表示,新型工業化是香港近兩年的發展熱點,民建聯目前正積極推動香港再工業化的進程。周議員指出,實現「再工業化」的關鍵在於提高本地生產總值(GDP)中製造業的比重,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此前提出的目標是在2030年提升至5%的水準。同時,特區政府應在必要時針對部分產業調整過去「小政府,大市場」的發展理念,為香港「再工業化」的進程打造必要的制度環境。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商湯科技顧問尚海龍提出三方面建議。第一,中央支持香港創新科技發展,創新科技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出發點。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要「助投結合」,即政府發揮「幫助與投資相結合」的作用,以引導為主,要發揮好市場的引領作用,推動香港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第二,深港之間的合作要處理好競合關系,要明確利益分配機制,在GDP統計、利益分配等方面明確合作機制。第三,深港合作要發揮雙方的制度優勢,推動產業升級換代,加快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

(記者毛麗娟攝)

  綜研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謝來風提出,香港發展科技創新需要有三個理念或認識,一是科技創新不僅僅是一種功能,更是產業,與產業的關聯極其緊密。二是推動「科技創新+先進製造」融合發展,把先進製造作為科技創新的土壤。三是需要與內地科技市場一體化,打造科技創新共同體。在這三個認識下,應推進以下工作。一是在北部都會區佈局大型的高精尖製造專案,可聚焦晶片、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生命科技等領域,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引領。二是發展深港跨境新型研發機構,實現兩地科技創新資源的統籌與協同。三是共同發起國際大科學計劃,發揮香港國際化資源優勢,加強大灣區與國際的科研合作。四是將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打造成為「中國科技特區」,在科研要素跨境流動和制度規則銜接國際方面開展最大力度的改革突破。

  議題三:香港工會建設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勞工界別議員、港九勞工社團聯會秘書長周小松介紹了香港立法會中勞工界代表的情況,並通過一系列數據對近年來工會的政治權力、運作經費、人員構成等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他表示,香港近年來工會數量和活躍程度有所增加。香港目前有1398個工會,共有90萬名會員,覆蓋25%的勞動人口。在「愛國者治港」的原則下,工會的正確運作對香港的政制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促進勞資和諧有利於香港經濟社會穩定。張玉閣提及香港未來發展的關鍵字之一是「和諧」,包括經濟產業的和諧、政治治理的和諧以及社會民生的和諧等,勞資和諧是「和諧香港」這篇大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胡政理事進一步補充,勞工是助力香港發展的重要力量,香港基層權益保障與香港社會穩定息息相關。正視深層次社會問題,落實惠民新措施,保障基層市民生活需求,有利於「和諧香港」的建設。

  議題四:支持香港青年在深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註港澳居民(青年)的發展問題,在多個場合強調支持港澳居民(青年)到大灣區發展,增強對祖國的向心力。綜研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文雅靖指出,最新研究顯示,已經在大灣區發展的香港青年,優勢和劣勢都較為突出。優勢方面,包括國際化視野、外語能力、經驗豐富等,是受企業歡迎的人才;劣勢方面,典型如文書寫作能力。近年來,大灣區內地政府支持香港青年發展的政策導向在不斷完善,鼓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促進解決「四業」問題等,如深圳市委市政府於2021年頒佈實施《關於進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發展的若干措施》。隨著深港通勤都會區加快形成,來深發展的香港青年會更多,下一步可在做好「便利」大文章,穩妥、適度、持續滿足香港青年的新舊需求。例如,對於香港青年反映的無法購買「海外購」商品、無法使用電子社保卡等不便利問題,加快解決。

  議題五:香港航運中心建設

  香港是國際航運中心,航運業根基已久,支撐香港轉口、貨運、物流和貿易等多個領域的發展,是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嚴剛議員認為,在「一國兩制」的保障下,香港的航運業加速轉型升級提供機遇,未來將朝著高增值航運服務業方向發展。特區政府應採取切實的政策維護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這離不開深圳、廣州和整個大灣區的支持。嚴議員引述招商局的發展歷程,指出港深航運合作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緊密關系,深港之間應持續在港口聯盟、共建集裝箱調度、降低跨港區運作成本等方面持續探索合作的機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新界西南直選議員、全國青聯委員、工聯會青委副主席陳穎欣提到,香港的葵青貨運碼頭以前曾在吞吐量等方面位居全球第一,但在近年來先後被上海和新加坡超越,跌至第十。陳議員提到,「十四五」規劃中對香港的其中一個重要定位就是國際航運中心,如何推動大灣區內各城市和港口的協同發展併發揮香港的優勢是值得探討的議題,她期待今後與綜研院就相關議題共同展開研究。

  綜研院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所長王國文認為,深港兩地要共同規劃、共同研究。目前深圳圍繞深港合作制定了許多規劃,但兩地之間規劃協同非常重要,深圳的規劃需要香港參與,香港的規劃也要充分瞭解深圳的規劃,所以深港兩地要共同規劃、共同研究,形成錯位發展。不論是科技創新,還是港口航運物流,特別是北部都會區、深港口岸經濟帶,都要加強兩地之間的規劃協同,要推動共同研究。


 
(記者毛麗娟攝)

  綜研院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執行所長王文博提出,深港港航物流業的合作,需要考慮三個層面的因素:一是產業層面,目前港航物流業已經開始合作,未來需進一步探索兩地如何在跨境電商、供應鏈等領域深化合作;二是空間層面,需要研究產業在空間上如何落地;第三是政策層面,在貨物、人員、數據、資金等方面如何進行規則和制度銜接。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