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全球電影大咖齊聚北京國際電影節

時間:2019-04-09 16:19:36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4月9日訊(記者 李理)北京國際電影節自創辦以來,以令人驚異的速度快速成長、壯大,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嘉賓參與其中。北京這座古老的城市也漸漸成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組織和人才相會交流的勝地之一。如今,每年四月來北京參加北京國際電影節,已經成為了諸多電影人不變的日程。 

  美國電影協會亞太區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馮偉先生,曾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度過了自己的大學時光,對北京始終擁有深厚的感情。作為美國電影協會中國區的負責人和首席代表,馮偉成為美國電影協會各大成員公司在華業務的有力推動者。 

  從2014年開始,美國電影協會與北京國際電影節展開深度合作,「好萊塢電影大師班」應運而生,成為每年電影節上最受關注的重頭戲之一。而馮偉的身影也每年都出現在北京國際電影節中。活動通過邀請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高管等資深人士,探討世界電影的發展經驗和當下熱點,為青年電影人傳授專業知識與經驗。 

  中國電影市場在全球電影的地位與日俱增,美國電影協會也不斷地加大對亞太地區市場的重視。2016年2月1日,馮偉升任美國電影協會亞太區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並繼續留駐北京,他與北京國際電影節之間的聯結也變得更加緊密。 

  「大師班」活動為中美電影搭建起了起溝通與合作的橋樑,馮偉曾提到,「舉辦電影大師班的目的在於利用美國電影協會的資源網絡,為中國青年電影人提供不出國門,與國際電影大師近距離接觸和學習的機會。」 

  此外,馮偉還代表了美國電影協會與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創投項目深度合作,從入圍市場創投的項目中評選出「MPA大獎」和「MPA亞太合作特別獎」,分別前往好萊塢和澳大利亞進行學習和電影交流活動。 

  馮偉表示,北京國際電影節近年來在各方面不斷跨越提升,美國電影協會將與北京國際電影節不斷深化合作,為青年電影人走向世界搭建一座切實有益的橋樑。 

  現居新西蘭的中國-新西蘭電影節主席和志耘先生,其實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上世紀八十年代,他離開了北京,前往奧克蘭大學修讀環境化學碩士學位,與太太一起移民新西蘭。 

  雖然畢業后進入了一家知名的葯劑公司工作,但和志耘一直以來都致力於推廣新西蘭和中國的電影及文化交流,推動了新西蘭多項重要文化活動的創辦和發展。2013年6月3日,他被新西蘭政府授予了「新西蘭國家榮譽勳章」。 

  每次因北京國際電影節回到北京,和志耘都激動萬分。「我的故鄉是北京。自從參加第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每年從新西蘭回到北京,看到的是北京的巨大變化。」 

  在2012年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和志耘被授予了「中國電影海外優秀推廣人」的榮譽稱號。 

  「我親身體驗了北京國際電影節不斷成長,壯大,輝煌的過程。」談及在電影節的經歷,和志耘總是有數不盡的感慨,「每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結束之后,我都會有着意猶未盡、戀戀不捨的強烈感覺,梳理歸類幾天來的筆記和資料,總會發現收穫豐厚,感想頗多」。 

  現任尼泊爾國際電影節主席、尼泊爾電影與文化學院院長的帕薩卡先生,是國際知名的電影導演和制片人,他的電影和紀錄片在世界各地的電影節上都獲得了廣泛的認可。 

  帕薩卡是尼泊爾電影運動的核心和靈魂,一直致力於推廣真實的、具有創造性的電影,而不僅僅是商業電影。他同樣是一名旅遊愛好者,他投入了大量精力將尼泊爾的電影業與旅遊業進行融合,相互促進。 

  帕薩卡于2018年4月訪問北京,第一次參加北京國際電影節。「我對這個活動感到非常驚訝。它的規模比我之前預想的要大得多。」 

  通過北京國際電影節提供的強大平台,帕薩卡能夠更廣泛地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制作人和電影組織代表,推介尼泊爾電影產業和尼泊爾國際電影節,「我在北影節度過了非常愉快的一周,2019年我肯定會再回來。我希望在北京結識新朋友、新朋友,推動尼中電影關係不斷向前發展」。 

  除此之外,北京國際電影節還與數不盡的電影人有着妙不可言的羈絆和緣分,千千萬萬的故事仍然在繼續,共同推動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圓滿開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