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14大「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項目廣州集聚 促大灣區戰略性產業

時間:2019-03-27 18:12:15來源:大公網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正集聚國家最優科技創新資源,力爭建設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方俊明 攝

  大公網3月27日訊(記者 方俊明)「廣東省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成果轉化項目對接會」27日在廣州高新區舉行,吸引14個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項目集聚;期間「國家重大科技計划專項成果轉化合作」、「ICP痕量分析儀器的研製與應用」及「超精密儀器技術與工程產業化及研發中心」等多個重點項目現場簽約。主辦方表示,此次對接會旨在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協調創新體系,集聚國家最優科技創新資源,建設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

  此次對接會由國家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共同指導,由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和廣東省科技廳主辦,吸引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學等14個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項目承擔單位齊聚一堂。經過國家科技評估中心的專業評估,上述14個項目均已結題驗收,並具有較強的成果轉移轉化能力,應用前景廣闊。

  為大灣區承接國家科技項目提供新經驗

  期間,廣州高新區管委會與國家科技評估中心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就國家重大科技計划在廣州高新區落地轉化展開系列合作。據悉,廣州高新區將探索以園區整體承接形式,成為儀器項目乃至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落地落地轉化的首選之地之一,將為粵港澳大灣區有效承接更多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提供新鮮經驗和有益嘗試,促進廣東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

  同時,2個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成果轉化項目與廣東各地級市簽約,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譚久彬與中山翠亨新區管委會就「超精密儀器技術與工程產業化及研發中心項目」簽署合作協議。據透露,譚久彬院士團隊計划在翠亨新區建設產業化基地,包括系列課題落地、成果轉化、技術研發和人才培育基地,未來形成集產學研于一體的智能制造產業集群。

  據主辦方提供數據,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是圍繞科技、經濟和民生的重大需求,並把已有的原理、方法和技術成果集成起來,形成自主創新的國產先進科學儀器設備產品,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自2011年科技部與財政部共同設立儀器專項以來,專項共部署208個項目,涉及國撥經費74.8億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