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嫦娥四號探月工程團隊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月背着陸」創人類歷史

時間:2019-03-20 15:10:58來源:大公網

飛控工作中 主辦方供圖

  大公網3月20日訊(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因在航天探月科技領域作出的卓越貢獻,2019年3月20日,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嫦娥四號探月工程團隊獲得「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大獎。

  2018年12月8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嫦娥四號探測器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飛向太空。它的目的地是月球、是月球上永遠背對地球的那一面,去實現世界首次月背軟着陸及巡視勘察任務。

  2019年1月3日,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的預選着陸區,嫦娥四號成功着陸,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着陸,同時也意味着中國成為了世界上首個在月背實施軟着陸的國家。

  

總體團隊合影 主辦方供圖

  隨後,「玉兔二號」巡視器開始工作,由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的科學探測任務也陸續展開。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號着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完成了兩器互拍,圖像傳回地球,實現了工程既定目標,同時也標誌着嫦娥四號此次任務圓滿成功。

  可以說,嫦娥四號探月工程的成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軟着陸和巡視勘察,首次實現了地球與月球背面的測控通信,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世界探月史上的第一行足跡,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開啟了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新篇章。同時,這也是我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重要標誌之一,是新時代中國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新標桿、新高度,更是中華民族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作出的又一卓越貢獻。

  展實力 火箭來托舉

  2018年12月8日,將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帶上天、送入預定軌道的,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征三號乙遙三十運載火箭。這是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的第95次發射。在此之前,它們已成功將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T1再入返回飛行器一一送上了預定軌道,作為嫦娥奔月的「專屬列車」,它們成績卓著。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總指揮金志強介紹,探月工程任務對軌道高度和入軌精度要求都很高,長三甲系列火箭因其出色的適應能力、多樣的發射軌道、精准的入軌精度脫穎而出,成為執行探月工程發射的最佳選擇。

  長三甲系列火箭從方案設計起,就始終貫徹了「系列化、組合化、通用化」的設計思想,長三甲、長三乙、長三丙三型火箭之間具有良好的繼承性和通用性。經過多年努力,持續的改進,火箭狀態日趨成熟。「為了確保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研製隊伍做了充分的準備,採取了一系列加嚴措施,強化質量管控。」由於嫦娥四號任務窄窗口發射、冬季發射的特徵,火箭團隊組織開展專題風險分析,制定了520項預案。為了充分利用嫦娥四號在2天內多窗口的發射機會,降低發射實施風險,火箭系統開展了「低溫加注后推遲24小時發射」的技術創新,這在國內尚屬首次,也讓長三甲系列火箭在執行任務中底氣更足,在第一天第一窗口就實現了準時發射,且入軌精度進一步提升。正是在它的護送下,「嫦娥」才得以奔上月背。

  軟着陸 高智能「避障」

  嫦娥四號月背着陸遇到的第二個難關是如何選擇着陸區並實現軟着陸。據專家介紹,月背的地形異常崎嶇,幾乎全是坑窪,這會給着陸帶來很大的困難。美國、前蘇聯早期的着陸技術,都是「盲降」,即往下沖,撞哪兒算哪兒。這種方式在月球正面或許可行,但在月背盲降很容易被撞翻或者撞毀,導致前功盡棄。因此,不僅要精心選擇着陸區,嫦娥四號的着陸器也必須採取非常智能的「避障」式降落,要求它在到達離月背表面一定高度後,可以自主探測、自主平移和調整下降的速度和地點,要像一位機敏的輕功高手,避開各種障礙,優雅、輕巧地着陸。

  負責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着陸器總體設計的李飛,是位2009年從天津大學畢業的博士,自進入航天五院工作后,他常常會為中國的航天事業感到驕傲和自豪。據李飛說,嫦娥四號探測器有許多世界首創的亮點技術。首先是高精度着陸技術。團隊提前設計了幾種避障策略,着陸器上裝有對月球測速、測距等的敏感器,還有激光三維的敏感器,用於分析月面上的地形情況,根據這個情況來控制着陸的速度、高度,以及最終的安全着陸點。這種自己識別、判斷、決策、最終自己控制、避障並着陸技術,是人類首次在月球應用,也是由中國自主研發的一種人工智能。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項目執行總監張熇也說:「雖然有個別產品是引進的,但我們可以非常自豪地說,嫦娥四號的關鍵技術,以及月面長期工作等技術,都是我國自主創新研發完成,屬世界首創。」

  新探索 永遠無止境

CE-4號造型 主辦方供圖

  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項目執行總監張熇說,航天器最大的特點,就是一旦發射,既不像汽車能召回,也不像飛機有定期維修,它發上去,看不見摸不着,基本不可修復,如果有任何疏忽,很難補救。所以,航天人在工作中,尤其強調質量第一,即把所有的風險都要事前識別和控制,要 「零缺陷、零故障、零疑點,高標準、高安全、高可靠」,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心態。在這樣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環境下,一大批老專家和年輕的科研人員,拋開個人名利,恪盡職守,默默奉獻。

  據張熇介紹,月球背面比正面要古老幾億年,研究背面的月壤、地形地貌,對研究月球的起源演化有着重大的科學意義。從目前來看,各項數據都在持續觀測和採集中,科學家會通過大量的反演、測算來得出結論,揭開月球更多的秘密,滿足人類對宇宙的好奇和探索。此外,因為月球背面擋住了地球的輻射干擾,所以那裏是做低頻射電天文觀測的理想場所。她還說,本次嫦娥四號搭載了來自德國和瑞典的載荷,是國際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同時,探月四期工程的目的是建成一個能夠長期在月面運行、可能地處極區附近的月球科研站,希望能有多個國家共同參與,共同提出一些科學任務,充分利用好這個科研站,從而取得更多科學技術成果。

  據悉,「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頒獎禮將於3月30日晚(星期六)在北京鳳凰中心華美登場,各獎項最終花落誰家將一一揭曉。屆時,各主辦媒體機構將對盛典活動進展進行全程關注和報道,鳳凰衛視各頻道也將向全球播出頒獎禮盛況。也可登錄鳳凰衛視官方微博、微信及華人盛典官網留言,向獲選傑出華人致以祝賀。

  「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由鳳凰衛視及鳳凰網發起、中國新聞社及世界華文媒體集團聯合發起,並連同深度合作媒體澎湃新聞以及聯合主辦媒體大公報、香港文匯報、明報、星洲日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世界日報(北美)、亞洲周刊、僑報、歐洲時報、南方都市報、新浪新聞、網易新聞、鳳凰新聞等二十餘家海內外最富影響力的華語媒體共同主辦。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