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粵興粵盛 |從鯉溪村到永寧村 中山演繹農村改革新篇章

時間:2018-11-15 10:40:25來源: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湃豐報道:「粵興粵盛 勇立潮頭創輝煌」——廣東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網絡主題採訪活動14日在廣東中山市展開,記者深入當地了解村鎮改革開放「不走回頭路」的歷程。

 

羅三妹山鄧小平雕像

  採訪團首先來到羅三妹山主題公園,重走當年「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南方講話之路。1984年1月,鄧小平南下視察,登上中山羅三妹山。下山之際,工作人員考慮到西南坡比較陡峭,建議原路返回,鄧小平回了句「不走回頭路」,成為中國堅定改革開放的最強音,給改革開放初期摸索前行的人們吃下「定心丸」。

  「廣東小崗村」鯉溪村敢為天下先

  採訪團隨後來到有著「廣東小崗村」之稱的板芙鎮鯉溪村。鯉溪村位於中山板芙鎮南部,轄區面積約4平方公里,由月角、鯉魚頭、大樹林三個自然村組成,總人口6064人,山地與耕地各佔一半,每年集體總收入約180萬元人民幣。

 

鯉溪大隊黨支部舊址

  原鯉溪大隊黨支部書記林德成介紹,作為全國最早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村之一,鯉溪村1976年便率先決定改革,實行「聯產到勞」的生產模式,產量一下提高50%,糧食畝產達到800斤,不僅解決了村民的溫飽問題,還增加了人均收入,到1978年,村民中80%的房屋由茅草房變成磚房。

 

鯉溪革命紀念亭

  鯉溪村黨總支副書記吳金耀表示,進入新時代,鯉溪村要繼續發揚「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引進高科技、高質量、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探索紅色旅遊業,多元增加集體收入。

  「億元村」永寧村譜寫改革傳奇

  距離鯉溪村50多公里的小欖鎮永寧村,則以另一種突圍方式書寫了中國鄉村經濟的改革傳奇。

 

採訪團聽取永寧集體企業發展情況介紹

  永寧大隊原黨總支部副書記梁卓勳向採訪團介紹,1956年,永寧辦起了第一間手製磚瓦廠,標誌着永寧開始走上了工農業並舉的創新發展道路。從1979年開始,吸引港澳同胞和華僑回家鄉開辦「三來一補」企業,兩年時間引進外資和生產設備約合300多萬元,新辦了玩具、製衣、五金、尼龍繩等工廠。同時,港澳同胞也相繼捐資興建修繕學校、幼兒園、衛生院、敬老院,修築橋樑道路等等。為村裏帶來改革開放急需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方式,推動了各項事業的發展,對永寧改革開放初期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永大集團生產的各式膠帶

  其後,永寧憑藉自身積累,率先興辦村集體企業。1980年,永寧的工業總產值達到1047萬元,成為全國第一個「千萬富翁鄉」;1986年更突破1億元,成為遠近聞名的「億元村」;1993年突破10億元大關,跨入全國十大首富村的行列。

 

工作人員向採訪團講解產品概況

  鯉溪村與永寧村的改革與發展見證了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發展與變遷,讓廣東改革開放的生動實踐經驗永載史冊。

  (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 圖:全媒體記者李湃豐攝)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