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土地拍賣制度率先在深圳試點並推向全國,深圳從追趕時代到引領時代 網絡圖片
1980年初,深圳特區正在醞釀成立,當時深圳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十分匱乏,時任深圳房管局副局長的駱錦星承擔着為省科級以上幹部建設20000平方米、300多套宿舍的重任。但是資金一直困擾着他,但駱錦星成為深圳和全國首個吃螃蟹者,開始與港商劉天就洽談,並以「補償貿易」進行合作,即港商出錢、深圳出地,以這種方式合作建房。等徵地和設計等工作完成後,他便去香港賣樓花,那是中國第一個商品房小區─東湖麗苑。東湖麗苑體現了土地商品化,也開創了全國土地有償使用的先河。
他回憶稱,1980年1月8日,他們成立了深圳經濟特區房地產公司,專門負責涉外房地產工作。這也是深圳和中國內地首個房地產公司,他和4名工作人員騎着4輛舊單車開始了工作。
房地產公司成立以後,他們加速推動東湖麗苑建設,1981年東湖麗苑竣工後,劉天建議,小區建好要向香港學習,成立物業公司,提供有償服務,委託物業公司管理治安、環境衛生、水電維修、代辦戶口等,是按香港模式管理小區的典範。他們作為全國首家物業公司也應運而生,管理小區的模式更逐漸從深圳擴展到了全國。
此後,駱錦星1984年還在香港註冊了一家公司,開拓海外業務,1985年,他們在香港甚至一舉擊敗長江實業、新鴻基等對手,以5350萬元拍下香港深水埗地皮,一時在港澳名聲大噪。1987年他們開發太子中心兩幢大樓數天內被搶購一空,深房淨賺4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