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率領的中方團隊與美商務部長羅斯帶領的美方團隊在第三輪磋商結束後合影\美聯社
美國當地時間4日,白宮就中美最新一輪經貿談判發布聲明。聲明稱,會晤聚焦通過促進農業和能源產品的供應來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這不僅有助滿足中國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也支持了美國經濟和就業的增長。北京學者認為,中美雙方聲明在不打貿易戰的態度上保持基本一致,回到了最初互惠互利的局面。但也應該看到,中美貿易戰的複雜性和長期性沒有根本改變。要守護反覆磋商達成的成果,關鍵在於美國的誠意。\大公報記者 周琳北京報道
白宮聲明中說,本輪磋商於周末結束,由商務部長羅斯領銜的美方團隊與中方代表團在北京進行了一系列會晤,是正在進行的貿易磋商的一部分。美方代表團官員向中方轉達了特朗普總統的明確目標,以期實現兩國貿易關係公平化。美方代表團將報告磋商情況,以得到繼續向前推進這一目標的路徑指示。
美留意華需求「日益增長」
中央廣電總台國際在線報道指出,此次美方的聲明釋出四大信號。首先,美方基本態度與中方一致,都是要推動雙方貿易磋商繼續往前走。其次,此次北京磋商的重點仍在農業和能源領域。同時,此次美方聲明也注意到了中國的需求是「日益增長的」,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此外,中美貿易戰複雜性、長期性的特點仍未有根本性的改變。
分析稱,無論美國的國內政策怎麼調整,在全球化已成定局的今天,任何一個經濟體的經濟發展都不再是僅憑自給自足就能完成。
短短一個月內,中美先後在北京、華盛頓、北京三度磋商,雙方重視程度不言而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對大公報表示,最新的聲明雙方側重角度有不同。與中國聲明一致的是,白宮方面也承認,此次磋商的重點仍然在農業和能源領域;但中國聲明並不承認擴大上述領域進口是為了減少美國的逆差,而且強調一切合作的前提都是美國要信守承諾。
「應該看到的是中國擴大上述領域的進口不是對任何國家的妥協,而是按照自身改革開放的步驟進行的。」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對大公報指出,此次的聲明讓中美關係再次回到了中美經貿合作共贏、互惠互利的局面,但在中國放開市場的同時,美國也要放開高新技術產品的管制。雙方一定是平等公平的貿易,而不是單邊主義。
擴大進口須平等漸進
劉英指出,農業和能源能成為了中美經貿磋商的突破口,是由中國的資源稟賦決定的。但是進口必須循序漸進,平衡國內市場。「我們不會以犧牲國內農民的利益來為特朗普的票倉做貢獻,而是要必須換得美國高新技術產品的開放,這才是公平貿易。」
白明也認為,在農業和能源兩個領域,美國是出口大國。但中國必須考慮到國際市場的配比問題,要合理、循序漸進地擴大,不要造成中國能源結構市場出現大的變化,盡量在能源增量上做文章。同時,也要保障國內的石油企業,石油是中國的主心骨,容易被卡脖子,這是國家安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