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習新時代思想引領 2020全國進小康

時間:2018-06-01 03:16:17來源:大公網

  圖:今年4月11日至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海南考察。4月13日上午,習近平在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考察時,同聞訊前來的村民親切握手\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開會議,審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認為,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未來3年還有3000萬左右農村貧困人口需要脫貧。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確保到2020年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基礎。

  會議指出,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着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職業

  會議認為,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細化實化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形成今後5年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的政策框架。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會議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真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把黨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把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穩步推進,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會議指出,黨的十九大把脫貧攻堅戰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贏的三大攻堅戰之一,作出全面部署。未來3年還有3000萬左右農村貧困人口需要脫貧,必須集中力量攻克貧困的難中之難、堅中之堅,確保堅決打贏脫貧這場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攻堅戰。

  會議強調,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堅持大扶貧工作格局,堅持脫貧攻堅目標和現行扶貧標準,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突出問題導向,優化政策供給,下足繡花功夫,着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着力夯實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基礎,着力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切實提高貧困人口獲得感,確保到2020年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基礎。

  推進就業扶貧 改造農村危房

  會議強調,要集中力量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着力改善深度貧困地區發展條件,着力解決深度貧困地區群眾特殊困難,着力加大深度貧困地區政策傾斜力度。要強化到村到戶到人的精準幫扶舉措,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全力推進就業扶貧,深入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加強生態扶貧,着力實施教育脫貧攻堅行動,深入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加快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強化綜合保障性扶貧,開展貧困殘疾人脫貧行動,開展扶貧扶志行動,樹立脫貧光榮導向,弘揚自尊、自愛、自強精神,提高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

  會議強調,要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集中力量解決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突出問題,堅決依紀依法懲治貪污挪用、截留私分、虛報冒領、強佔掠奪等行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