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18年京交會將集中展示新技術創新成果。圖為去年京交會上民眾在體驗VR遊戲\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王文韜、張韋韋北京報道:中美日前就貿易問題達成共識,雙方以《中美就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宣布了本輪磋商成績單。北京市副市長殷勇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美貿易關係是一種互補互惠的貿易關係,中國進一步擴大服務業開放將有助於中美貿易關係更加平衡、更加互惠。
殷勇引用了一組貿易數據:從雙方商品貿易情況看,美國對全世界而言是一個淨逆差貢獻方,2017年美國貢獻了全球貿易逆差近7960億美元,中國佔該份額的60%,其他國家和地區佔40%。但服務貿易領域卻是另外一個狀況,中國對全世界而言是服務貿易淨逆差貢獻方,2017年中國貢獻了近2650億元的貿易逆差,美國佔了86%,其他國家和地區只佔14%。
在殷勇看來,這是中美之間的貿易狀況,雙方都發揮了自己的比較優勢,「中國在商品貿易方面比較有競爭力,美國在服務貿易方面比較有競爭力,從這個角度看,中美貿易關係是互補互惠的貿易關係。」
從進一步提升中美貿易的角度看,雙方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殷勇表示,對中國而言,需要推動服務業進一步擴大開放,「目前,中國服務業佔GDP比重約在52%左右,與全球70%的平均水平相比,與發達和成熟的經濟體80%左右的水平相比,我們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在殷勇看來,服務業擴大開放不僅有助於提升服務產業的競爭力,有效改善服務產品的供給,更有助於提高國家服務產業的發展質量。對美國而言,服務業是優勢產業,能夠從中國服務業開放中分享相應的增長。殷勇強調,中國進一步擴大服務業開放將有助於中美貿易關係更加平衡、更加互惠。
美貿赤是結構性問題
上任北京市副市長前,殷勇曾擔任央行副行長,在金融領域深耕二十餘年。他對美國貿易赤字有着自己的見解。「去年美國對102個國家存在貿易赤字,很多人都會想美國貿易赤字基本原因是什麼,更多反映出是它的結構性問題」,殷勇表示,這可能涉及到美國自身的經濟政策以及國際金融體系的問題,「這可能要從它比較低的儲蓄率,從美元地位超出它的經濟基本面所能支持的程度等一些結構層面去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