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援建的德陽五中
大公網5月11日訊(記者 譚旻煦)「我們學校在香港賽馬會的援建之下,硬件條件達到了四川省一流,更重要的是通過援建,把賽馬會馳、跨、越的精神與學校傳統的求實、奮進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學校新的精神,跨越各種障礙,躍上新的台階!」德陽五中副校長、德陽市香港馬會第五中學執行校長范斌凌介紹。
德陽五中
德陽市香港馬會第五中學是由香港賽馬會援建的德陽五中高中部。2008年汶川地震後,香港賽馬會出資1.49億人民幣,按高標準援建德陽五中高中部校舍和教育教學設施設備。
課間手語操習知感恩
德陽五中學生表演手語操《感恩的心》
范斌凌說,每天的課間操,全校學生都會一齊來做手語操《感恩的心》,一方面,地震後學校確實得到了各界,特別是香港的很多幫助,這需要感恩;另一方面,教會孩子們懂得感恩也非常重要。所以雖然地震過去了十年,但學校保留下來了這個手語操,大家共勉。
學校還在每年寒假舉辦感恩香港跨文化交流活動,目前已經有100余師生參與了交流。
再出資650萬增建體育設施
學生們在上課
馬會五中佔地面積220畝。現有學生人數2675人,教學班54個,教職工209人。學校于2000年被批准為四川省重點中學。2016年3月正式命名為,四川省一級示範學校。
香港賽馬會對于學校的幫助仍在繼續,范斌凌介紹,2017年根據學校建設的實際情況和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香港賽馬會又同意繼續出資650萬元用於訓練足球場、網球場、籃球場的建設。
此外,香港賽馬會還積極支持德陽五中教師到香港學習培訓、實地參觀考察,提升教師水平。目前學校已連續四年派出120名教師前往香港參加培訓。學校也接待了香港喇沙書院、聖保祿學校的師生近百人前來交流訪問。
德陽五中高一學生饒高煜、錢嘉麗
「同學,你知道牆上馳、跨、越是什么嗎?」記者在操場上問了兩名同學。
「當然知道,激勵我們跨越時代、馳騁未來。」高一年級饒高煜、錢嘉麗兩名同學爭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