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電信今年3月投產亞洲直達(ADC)海纜,圖為嘉賓出席投產發布會。
中國電信國際有限公司(中國電信)自2012年以香港為全球總部成立以來,已構建覆蓋全球的通信網絡體系,擁有52條國際海纜、113.8T國際帶寬及15個直營數據中心,為跨國企業提供全方位綜合信息服務。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中國電信充分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優勢,並成立人工智能與安全創新中心,將實踐經驗與成熟技術推向全球,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中國電信國際總經理尹進表示,公司持續投入雲網基礎設施建設,既滿足香港本地數字化需求,更助力國家構建開放型數字生態。通過重點布局海纜、數據中心等關鍵領域,公司協助鞏固香港數字基建核心地位,推動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大公報記者 華夢晴
近年來,中國電信持續加大在香港的戰略投入,全面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構建覆蓋全港的彈性雲網資源體系。中國電信國際總經理尹進表示,「中國電信始終將香港作為全球業務總部,總體戰略是立足於繁榮香港,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尹進指出,2022年在舂坎角建設的首個自建海纜站將於今年內投入運營,配合即將登陸的兩條新海纜,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亞洲主要海底電纜樞紐的地位。
將軍澳算力數據中心料明年投產
目前香港已匯聚六條國際海纜,未來將新增多條線路。而2026年建成的ALC海纜,將連接香港和新加坡兩大亞太主要節點,為區域通信發展注入新動能。同時,今年3月電信投產的亞洲直達(ADC)海纜採用最新技術,是亞太區十年來首條大容量海纜,為區域數據傳輸提供強力支撐。
在雲計算領域,中國電信將全球最大運營商雲──天翼雲的首個海外節點落戶香港,成功將內地領先的雲服務能力拓展至國際市場,打造以香港為核心樞紐的智能算力中心。與此同時,總投資80億港元的將軍澳算力數據中心預計明年年中投產,其規模將為香港人工智能發展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
為深化香港與內地的數字融合,中國電信國際斥資建設深港光纜系統,打造高速、穩定的跨境數據傳輸通道。尹進強調「從海纜到數據中心再到雲服務,我們通過建設世界級數字基礎設施,助力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更推動其在全球數字經濟中發揮關鍵樞紐作用。」
為將中國電信成熟的人工智能與安全技術推向國際市場,2024年中國電信在香港創立了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安全業務創新中心,專注於人工智能演算法優化、數據安全防護等前沿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為出海企業提供更智能、更安全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把中國先進AI技術經驗帶出海
「作為中國電信國際業務的總部所在地,香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國電信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總經理蔣華強調,目前全國有數十萬企業正出海發展,而香港往往是他們走向國際的第一站,香港「兩文三語」的國際化環境,以及特區政府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戰略定位,是中國電信選擇在香港建設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重要原因。「借助香港的窗口作用,把中國先進的AI技術和經驗帶給全球客戶。」
「AI技術已成為驅動經濟轉型的核心力量。」中國電信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總經理蔣華在分析行業發展趨勢時指出。隨着通用人工智能(AGI)等前沿技術的突破,AI正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當前AI領域的競爭主要聚焦於算力、數據和演算法三大要素,其中中國在演算法和算力方面具有優勢。
在具體實踐層面,蔣華介紹,該中心主要研究上層應用、數據服務、演算法倉和算力四大領域。其中在數據服務方面,中心聚焦於數據跨境、數據標註訓練、推理評價等方面的研究。演算法倉則覆蓋視頻分析、語音識別等多個專業領域,能夠為不同行業企業提供精準的定製化解決方案。
「算力是所有大模型應用的基礎,也是當前企業最迫切的需求之一。」蔣華強調。中國電信依託天翼雲成為內地領先的雲服務商,天翼雲在算力調度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為香港政府部門和企業提供可靠的保障。
上層應用方面同樣成果豐碩。該中心推出的星辰智能體平台,採用低代碼開發模式,「用戶通過簡單的代碼,能快速構建AI應用,輕鬆調用各類模型能力。」同時,自主研發的大模型安全圍欄系統有效解決了內容安全問題,可精準過濾不良資訊。
在智能客服領域,中國電信具備豐富的政務及企業客戶服務經驗。中國電信為內地熱線(12345)打造了涵蓋智能對話、工單處理、數據分析等五大場景的AI解決方案,實現從「流程+IT」到「流程+AI」的全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