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青會組織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受訪者供圖
「我們常年往返於香港和內地,對祖國有情懷。如今內地創新創業機遇無限,也希望能幫助到一批香港青年人成就自己的事業。」在深圳金鑾富眾酒店大堂見到張然和陳月明夫婦時,兩人風塵僕僕的剛從香港趕來,顧不上片刻休息,便圍繞着所熱心的香港青年工作侃侃而談。北上創業十餘年,先後在音響、餐飲、酒店等領域小有成就,如今的他們早已從「探路人」變成「引路人」,甘做兩地青年溝通使者,通過創辦香港新青會,幫助香港青年一代了解內地,增進見聞,並助他們北上創業最後一公里順利前行。\大公報記者 郭若溪
「這個酒店就是我在深圳的一個家,很多港青在這裏結識共同創業的朋友,而我也是在這裏將自己的第二事業─新青會逐步發展壯大。」成立於2009年的新青會,最初是由一群有共同愛國理念的新界青年組成,「大家是先有的友誼,而後在活動中慢慢形成了新青會。」發展至今,會員412人,以新一代香港原居民青年為主,成員中有經歷過基層選舉、具有執政經驗的新一代新界村代表、青年專業人士、新界旅居海外的青年華僑領袖、新界的青年領袖。自創會以來,新青會以「團結.力量.夢想」為宗旨,積極推動香港與內地青年之間的文化交流,定期舉辦交流活動,增進了解;組織青年參加各類公益活動,貢獻社會;組織各類文化娛樂活動,為會員提供一個和諧的溝通平台,令來自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青年朋友相互交流、增進友誼。
在金鑾富眾酒店1樓的龍記茶餐廳和2樓的LUNA酒吧,老闆都是陳月明曾幫助過的港青,如今龍記已在深圳開了5間分店,發展勢頭良好。亦有新青會港青早年在深創業失敗,回港後通過朋友介紹跟着新青會去貴州交流,慢慢的重拾創業信心,在積累了一些互聯網資源後,再返深圳二次創業,如今各項運營都已步入正軌。
資源共享助港青順利創業
「很多港青到內地人生地不熟,沒有依靠,他們想要的就是一些安全感和很接地氣的實際性幫助,以增強他們的創業信心。」陳月明直言。通過新青會,一是給予資金支持,酒店收益中的一部分設專項資金,資助港青創業項目啟動。二是通過人脈資源,創造機會,拓展內地市場,打開內地朋友圈,尋找合適項目,解決生意從哪裏來的問題。 三是作為溝通橋樑,內地有好項目分享給港青,當港青創業遇到困難時,又幫他們與內地政府溝通,協調解決。
結交內地夥伴尤為重要
「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擔任兩地青年溝通的橋樑,建立平台,促進香港與內地青年的交流,幫助香港青年北上創業,是新青會現在及未來的重要工作之一。」張然表示,今天的香港青年,缺少的就是他們父輩的冒險精神和勇於開疆拓土的精神。「實際上,香港青年的問題是香港整體的問題在青年界別上的反映,包括以經濟問題為基礎,夾雜了政治問題等。」對於很多港青來說,香港雖然回歸祖國已20年,但他們「國家」觀念薄弱,對中國歷史的認識更是不盡不實,令人遺憾。
「家國情懷需從小培養,工作應從學校做起,讓香港學生多到內地,去看真實的內地,在內地有朋輩很重要。」在提升香港青年對國家的認同感方面,張然提出,「首先要溝通,這就包括與反對派青年的溝通,像朋友一樣,了解他們的核心問題是生存發展的經濟問題。其次是幫助青年解決實際問題,這就是要團結青年、平等互助。」同時,香港的青年社團要起到中華文化傳播者的作用,鼓勵並積極創造條件讓香港青年學生到內地走一走,努力拓寬視野,通過親身感受和接觸,更好的了解祖國歷史,培養家國情懷。
作為青年工作的有心人,9年來,張然與陳月明先後組織香港青年學生參加京哈冰雪之旅、香港青年創新創業交流團、貴州文化交流團、走進前海探訪高新科技企業和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計劃等活動,事事上心,默默付出。通過影響身邊人,幫助他們有機會更多地了解了祖國的文化及歷史,增進見聞,貼身的體會祖國近年的發展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