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何德花福州報道:大陸日前發布的31條惠台措施,在兩岸台胞中引起熱議和關注。台籍教師張瑋尹稱,今次從國家層面明確「鼓勵台灣教師來大陸高校任教,其在台灣取得的學術成果可納入工作評價體系」、「台灣同胞可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藝術基金等各類基金項目」。這對台灣相關人才來說是個大利多。他同時透露,台灣大量的私立高校存在「學生少、老師多、老師忙招生」的問題,大量的高校老師沒有精力忙教學而是想方設法多招幾個學生。大陸的新政,對這些高校教師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拿到北京林業大學博士後學位後,到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任教的台灣籍副教授張瑋尹認為,大陸國台辦等29個部門頒發的31條惠台措施,對台胞來說是個大禮包。
張瑋尹表示,由於兩地在學術上有不同的制度,比如具體到學術成果的認定上兩岸會有不同,因此在落實執行政策上還希望能詳盡明瞭、可操作性強地落地,真正地讓這部分台胞得到實惠。
台籍教師在大陸感覺受尊重
他指出,福建省是率先推出政策,招聘一部分台灣高校教師到福建一些大學任教或者從事科學研究的。從此次發布新政看,應該是這一措施現在在全國範圍推廣,各個省市都要按照文件精神來落實,這對台灣很多高校教師以及科研人員會形成極大的吸引和招攬的作用。
張瑋尹稱,台灣大專以上的高校有168所,由於台灣社會少子化越來越嚴重,很多高校學生少、老師多,老師是忙着招生而不是搞科研、搞教學。他認為此次新政,對大部分台灣私立大學的教師來說,是個福音。
他分析指,在大陸高校任職的薪水與台灣高校薪水差不多,但台籍教師的薪水比當地老師高;此外,由於台灣教師基本是美式教學方法,在大陸很受學生歡迎,很容易和學生打成一片,亦師亦友;此外,大陸的學生與台灣學生不同,非常尊敬老師,他覺得台籍老師在大陸很有成就感、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