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文軒、葛沖北京報道:對於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寄語港人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本港多名全國政協委員都直言「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本港各界應腳踏實地參與大灣區發展,不能空談。
身為律師的陳清霞委員表示,大灣區是兩地專業、服務等諸多界別合作的試點,例如目前香港的律師事務所不能在國內進行業務,但可以考慮允許在大灣區內設立律師事務所,為內地客戶提供香港的法律服務,相信可開創先河。
施維雄委員指出,香港發展面臨瓶頸,大灣區為本港提供了經濟再度騰飛的機會,大灣區內各城市可互補不足,例如香港在醫療方面有技術卻無產業,大灣區可填補這方面的不足。
胡劍江委員表示,大灣區建設不能再停留在「想」,而必須去「做」。他說,現在不少民間團體已主動開始參與大灣區建設,甚至計劃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的三藩市灣區的對接合作,在創科方面目前已有進展。
霍啟剛擬呈港青提案
霍啟剛委員接受本報採訪表示,關注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以及大灣區建設議題。他說,大灣區的政策即將出台,希望其可以成為香港年輕人融入國家發展的新跳板和新機遇。現在,香港已有很多機制鼓勵香港年輕人在內地學習、交流、創業、創新,他此次提案將在原來基礎上提一些完善措施和建議。
霍啟剛是首次參加全國兩會,他表示,非常榮幸能在全國政協這一更高的平台上服務國家,同時能在今年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亦非常開心,因為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這對其祖父霍英東及其家族而言亦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紀念意義的一年,他的祖父經常說,正是國家提供的機遇,令其得以親身參與到改革開放事業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