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銀監修例 放寬外資行准入標準

時間:2018-02-25 03:15:59來源:大公網

  圖:北京金融街是中國金融業資金結算中心 網絡圖片

  中國銀監會24日發布《關於修改「中國銀監會外資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的決定》,對原有政策進行三方面修改,其中,增加關於外資法人銀行投資設立、入股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許可條件等,為外資法人銀行開展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股權投資提供明確法律依據。學者認為,隨着更多外資行在華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國銀行業的業態將更豐富,而適度引入競爭亦可激發內地銀行業的活力。/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上海報道

  「決定」修改的主要內容包括三方面,首先,為進一步擴大銀行業對外開放,增加關於外資法人銀行投資設立、入股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許可條件、程序和申請材料等規定,為外資法人銀行開展股權投資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簡化程序 取消多項審批

  其次,為最大限度減少行政許可事項,簡化行政許可程序,取消外資銀行開辦代客境外理財、代客境外理財託管、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被清算的外資金融機構提取生息資產等業務審批;最後,「決定」進一步統一了中外資銀行市場准入標準,包括合併支行籌建和開業審批程序,僅保留支行開業審批;優化外資銀行募集發行債務、資本補充工具的條件;進一步簡化高管資格審核程序,對於在同質同類外資銀行之間平級調動或改任較低職務的情形,由事前核准改為備案制。

  「決定」還明確要強化「事中、事後動態審慎監管」,並強調將通過監管走訪、抽查、檢查等措施,嚴守風險底線,避免監管真空。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卿指出,去年12月監管層出台「徵求意見稿」時,就提及貫徹十九大關於「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精神,從銀監會「決定」內容看,外資銀行在中國設立的准入、程序,及開展業務範圍等內容均有所放寬,表明政策層面正不斷加大中國金融業的開放力度。

  對外取經 指導轉型發展

  浦發銀行總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研究員宋艷偉強調,今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金融業改革開放料成重頭戲,是次政策修訂是落實十九大提出的「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內容之一。他說,決策層旨在放寬外資銀行存在形式的選擇範圍,擴大其業務經營空間。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指出,未來外資及內地銀行業的監管制度料漸趨同,監管部門亦將對外資銀行投資境內金融機構提供制度上的支持。

  展望未來,銀監會透露,對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擴大銀行業開放的政策措施,銀監會將積極推動相關法規和監管制度的修訂工作,確保銀行業對外開放政策落地實施。趙卿建議,在金融業加大對外開放過程中,可吸引更多國際戰略投資者,並引入國際銀行業先進經營理念及發展模式,這對中國銀行業轉型發展有指導意義;此外,隨着更多外資行在華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國銀行業的業態將更豐富,而適度引入競爭亦可激發內地銀行業的活力。

  宋艷偉建議,隨着銀行業對外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強,金融監管也須進一步將「金融業對外開放」因素納入強化綜合監管、功能監管和信息共享的監管取向中,藉此提升監管有效性。劉學智強調,銀行業要通過對外開放提高自身金融服務水平及金融資源使用效率,在促進自身競爭力提升同時,形成「走出去和引進來的良性互動,以提高中國金融業的全球影響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