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參與工程工人與蒸汽冷凝罐合影留念\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劉衛東深圳報道:中國首個通過公開招標中標國際「人造太陽」項目的核壓力設備完成製造。28日,用於國際熱核聚變項目的四台不銹鋼蒸汽冷凝罐(英文簡稱「VST」)順利裝船,運往法國,這是中企首次成功研製的核聚變關鍵設備。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項目俗稱「人造太陽」,集成當今國際上受控磁約束核聚變的主要科學和技術成果,是人類受控核聚變研究走向應用關鍵一步。國產VST由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牽頭,與蘇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沃科技」)組成聯合體,採用國際核二級標準共同研製。發送儀式在蘇州舉行,國家科技部項目主管陶強、ITER組織代表出席儀式。
作為聯合項目團隊負責人,中廣核工程公司設計院副院長高峰稱,屬ITER項目核二級壓力設備的4台VST共焊接163個接管,設備環焊縫總長超過400米,交貨周期僅15個月,為同類型核電設備交貨周期約一半。陶強希望聯合體團隊可在後續國際市場開拓中取得更多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