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98家央企年利潤首破1.4萬億

時間:2018-01-18 03:16:20來源:大公網

  圖:國資委17日表示,2017年央企利潤首次突破1.4萬億元,同比增長15.2%。圖為觀眾在2017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展示區中國中車展位參觀「和諧號」動車組模型 資料圖片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總會計師沈瑩17日在介紹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表示,2017年央企實現利潤14230.8億元(人民幣,下同),首次突破1.4萬億元,較上年增加1874億元,同比增長15.2%,經濟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為五年來最好水平。98家中央企業中,利潤總額過百億的中央企業達到41家。石油石化、鋼鐵、煤炭等傳統行業打了「翻身仗」,為整體效益增長奠定了基礎。/大公報記者 周琳北京報道

  沈瑩介紹,98家中央企業中,49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10%,26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20%,利潤總額過百億的中央企業達到41家。10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試點企業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全年效益同比增長31%。2017年,中央企業資產總額達到54.5萬億元,淨資產總額18.4萬億元,資產總額超過千億的企業有65家。

  企業法人調減16.1%

  沈瑩在總結這份成績單時認為,央企結構優化的亮點突出。一方面,「去產能」提前超額完成了全年目標。2017年,央企共化解鋼鐵過剩產能595萬噸、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703萬噸,主動淘汰、停建、緩建煤電項目51個,煤炭資產管理平台公司整合煤炭產能1億噸。

  在對央企數量「做減法」方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戶數調整至98家。近年來累計減少法人戶數8390戶,減少比例達16.1%,僅管理費用一項就節約135億元。同時,央企已累計完成超過1200多戶「處僵治困」任務,約有400戶實現市場出清。

  另一方面,央企的資本結構在優化。沈瑩指出,央企到去年12月末的資產總額為54.5萬億元,同比增長8%,但是淨資產同比增長達到9.1%,這個增速高於資產的增速,說明資本結構在優化,權益性資本在增加。

  沈瑩指出,2018年,央企還要完成化解煤炭過剩產能1265萬噸、整合煤炭產能8000萬噸目標任務,積極推動煤電去產能,做好有色金屬、船舶製造、煉化、建材等行業的化解過剩產能工作。

股權融資逾3500億

  沈瑩指出,為提高資本實力,央企去年實現了三個「增」:一是通過擴大股權融資來增加資本實力。通過股票市場和產權交易市場取得股權融資超過3500億元;二是通過債轉股增加資本。截至年底,已有17家央企和有關機構簽訂了債轉股協議,框架協議金額達到5000億元;三是通過提高效益,增加資本積累,央企效益首度超過1.4萬億元。

  通過以上措施,央企在資產規模、營業收入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成功實現了資產負債率的持續下降,到2017年末中央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0.4%。

  據沈瑩介紹,到2020年前,央企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將再下降2個百分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