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新四大發明」催旺「雙11」經濟

時間:2017-11-12 03:16:07來源:大公網

  圖:10日晚,廣州電商員工們在電腦前解答消費者購物疑問/中新社

  【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在中國「雙十一」網絡購物狂歡節,阿里巴巴平台僅需3分01秒,成交即突破100億元人民幣。有分析人士指出,「雙十一」帶動經濟增長的原理之一,是基於「新四大發明」引發生活方式更新,這正改變着中國人乃至外國人的日常生活。與「雙十一」直接相關的包括「兩大發明」,也就是中國數億人同時使用的移動支付和網絡購物。而另外「兩大發明」高鐵和共享單車,其消費渠道也一定程度依賴移動支付和網購。它們綜合起來與全社會各生產要素形成龐大的服務系統,影響着每個人的生活。

  《中國網際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51億,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今年上半年,手機外賣應用增長最為迅速,用戶規模達到2.74億,較2016年底增長41.4%;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達5.02億,4.63億網民線上線下消費時使用手機進行支付。

  皖電商13分鐘銷售破億

  報告稱,上半年,商務交易類應用持續高速增長,網絡購物、網上外賣和線上旅行預訂用戶規模分別增長10.2%、41.6%和11.5%。網絡購物市場消費升級特徵進一步顯現。

  網友「鼠璐璐」在「雙十一」凌晨不得不加班,她所在的安徽蕪湖一家著名堅果食品電商公司在短短不到13分鐘銷售破億,比2016年提前了約16分鐘,比2015年更是提前了近3小時。

  「我的工作屬於服務行業,同時也是電商平台的消費者。這幾年,網購和移動支付普及很快,即便在二三四線城市,你只需要一部手機,衣食住行就能全部搞定。」她說。

  「鼠璐璐」為自己從事的電商行業感到自豪,覺得這很時尚。上下班的交通工具選共享單車,三餐可以靠美食平台外賣,日常購物使用便捷快速的手機移動支付,過節返鄉乘坐高鐵─「鼠璐璐」過着與很多中國年輕人相仿的「新式生活」。

   上海第一財經傳媒首席執行官周健工分析,「新四大發明」真切影響並改變着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而且這種依託移動互聯、大數據的新生活具有「溢出效應」,與經濟全球化緊密聯繫,直接影響到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們,令其也跟着改變工作和生活方式。

  外國人也樂在其中

  「雙十一」這個一年一度的網絡購物狂歡節,不僅中國人參與,外國人也樂在其中。在英國創新科技公司戴森工作的唐慕迪說:「網絡服務很方便,我學會了中國人說的『貨比三家』。」

  「新四大發明」帶來的商機也被跨國企業分享。美國亞馬遜、法國家樂福等為「雙十一」提供各類服務,例如亞馬遜將中國的「雙十一」與歐美的「黑色星期五」等購物節點結合在一起,並提升物流配送速度。

  正如一家英國媒體點評,「雙十一」會證明,中國商業文化可以給世界作出更大更好的貢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