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北斗三號「一箭雙星」首升空

時間:2017-11-07 03:16:26來源:大公網

  圖:5日19時4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中新社

  5日19時45分,搭載着兩顆北斗三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經過逾三小時的飛行,兩顆衛星在「太空擺渡車」遠征一號的托舉下順利進入目標軌道,拉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的大幕。中國將迎來新一輪北斗組網衛星高密度發射,預計到2018年底,發射18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到2020年左右,完成30多顆組網衛星發射,實現全球服務能力。/大公報記者劉凝哲北京報道

  中國北斗是世界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之一。2000年,北斗一號試驗系統組網成功,開始在國內提供導航服務;2012年,中國建成由14顆衛星和32個地面站組成的北斗二號系統,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服務。隨着北斗三號首發雙星在5日完美升空,中國北斗導航正式開始全球組網。兩顆衛星在經過測試及入網驗證後,可對外提供服務。

  據介紹,相比北斗二號系統,北斗三號系統不僅是衛星組網從區域走向全球,同時技術更先進、建設規模更大、系統性更強。北斗三號衛星將增加性能更優的互操作信號,在進一步提高基本導航服務能力的基礎上,按照國際標準提供星基增強服務及搜索救援服務。北斗三號採用星載氫原子鐘,其精度將比北斗二號的星載銣原子鐘提高一個數量級。

  導航定位精度媲美GPS

  北斗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將提升1至2倍,達到2.5米至5米水平,建成後的北斗全球導航系統將為民用用戶免費提供約10米精度的定位服務、0.2米/秒的測速服務,並且將為付費用戶提供更高精度等級的服務。同時,衛星設計壽命達10年以上。

  專家表示,隨着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提供初始服務,可提供米級、亞米級、分米級甚至厘米級的服務。北斗系統建成後,性能將與GPS相媲美,使中國衛星導航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北斗始終踐行「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理念,要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相互兼容、共同發展。為此,北斗系統設計了兼容互操作技術,為用戶能在終端上接收多個信號提供基礎,由此帶來的便利性將保證全球用戶利益的最大化。

  三年內發射約30顆衛星

  根據發射計劃,到2018年,中國將要發射18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到2020年前後,發射30多顆衛星,向全球提供服務。北斗的目標並不會止步於此。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表示,北斗發展藍圖是構建國家綜合PNT(即定位、導航和授時)體系建設,以北斗系統為核心,建成天地一體(包括太空、地面、水下、室內)、覆蓋無縫、安全可信、高效便捷的國家綜合PNT體系,顯著提升國家時空信息服務能力,滿足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需求,為全球用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