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遊殷墟見識「商朝飯盒」

時間:2017-07-18 03:16:30來源:大公網

  圖:港生在殷墟博物館參觀車馬坑/實習記者花豫湘攝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姚慧君、花豫湘安陽報道:7月6日,范長江行動中原行團隊參觀了河南安陽的殷墟博物館,作為商朝的都城遺墟,港生得以通過殷墟一窺商朝的時代風貌。

  殷墟的發現起於二十世紀初的甲骨盜賣,至今已經挖掘出八百多片有字的甲骨以及大量銅器、瓷器等文物。然而,實際數量遠不止此。「殷墟博物館內存放的文物,其出土區域只佔有殷墟面積的九分之一。」當了十年講解員的馬鑫表示。

  商朝距今已約三千三百年,當時生活用品多為陶器,蒸煮的廚具在當時已經出現。博物館內陳列一個三足連體蒸鍋,內部可盛水,底部生柴火;再用竹子組成隔層卡在三足之上,可蒸熱食物。   有趣的是,商代已經出現飯盒和飯盆,飯盒有四足,可燒柴加熱食物;飯盒的蓋子也有四足,反過來成為一碟子,適合外出攜帶。

  商朝的對外貿易已經很發達,遺址中挖掘出來自俄羅斯、新疆等地區的文物商人利用海貝做的貨幣,所以「貝」字旁在漢字中就代表了錢,如財、賬等,當然,這也是為何現在經貿的人稱為「商人」的緣由。

  除了豐富的歷史文物知識,在一旁的殷墟博物館講解員馬鑫也引起了學子們的關注,大家一致讚揚她專業熟練的講解和熱情周到的態度。馬鑫說,「我從小就喜愛旅遊,也很羨慕那些講解員們能夠面對一批又一批的客人侃侃而談,所以在大學期間選擇了旅遊管理專業,畢業後來到了殷墟成為了一名景區講解員,就這樣愛了它十年。」看似日復一日重複的工作,在馬鑫心裏其實有着特別的莊重感,她對記者說,「我要無愧於身上懸掛的有『殷墟』字樣的工作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