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港澳中心記者兼主持人馬睿在記錄馴鹿特有的鈴鐺聲作為聲音資料
大公網7月17日訊(記者 郭若溪)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港澳節目中心舉辦的「香港回歸20年尋根萬里行」港澳媒體聯合參訪團近日回到北京,順利完成第一站「一路向北·漠河」的行程,全程11天,車程超過6000公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港澳中心副主任諸雄潮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深入草原腹地的行程,線路選擇獨特,令人耳目一新,濃厚的民族特點既能讓港澳記者感受到祖國的壯美,亦能令他們感受到內地對港澳人民的歡迎。在採訪報道期間,港澳記者的敬業的態度更是令人動容。

參訪團深入敖魯古雅鄂溫克族居住的山林裡尋訪
「選擇遠方,就將風雨兼程。」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港澳中心記者兼主持人馬睿談及此次採訪經歷時表示,同行的港澳媒體給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僅充滿朝氣,而且對發現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很高,在行程中處理稿件和照片修改的及時性亦令人讚嘆,「這既是年輕人的特點也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地方。」馬睿表示,此次深入內蒙古邊境、敖魯古雅鄂溫克族等地了解內地風土人情,行程充實,挖掘了很多感人故事。「深入式採訪與走馬觀花式的採訪區別很大,作為一名記者,條件允許時應盡量採用深入式的伴隨式採訪。」
探訪北方狩獵民族 感受民族文化
參訪團領隊之一、北方狩獵民族文化網的創辦者顧磊則表示,希望活動能加深社會對北方狩獵民族的認識,傳承「感受民族文化」的精神。他說,每一種活動或者組織都應該擁有屬於他們各自的精神,希望透過圖片和文字的記錄,更多人能重新認識北方狩獵民族。

參訪團記者在獵民家簡陋的帳篷裡採訪
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香港商報、澳門電台、澳門濠江日報、新華社澳門分社等多家媒體組成的採訪團,在螞蟻自駕俱樂部和神州租車的全程支持下,通過自駕遊形式,從北京出發,一路向北,途徑錫林浩特、東烏珠穆沁、額仁高畢、內蒙古邊境、寶格達山林場、呼倫貝爾、阿龍山、敖魯古雅鄂,最後到達中國邊境線上最北端的城鎮漠河北極村,再經加格達奇、通遼、承德等地返回北京,全程超過6000km,用車輪丈量了祖國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