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龍門石窟瞻仰盧舍那大佛

時間:2017-07-17 03:16:27來源:大公網

  圖: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實習記者花豫湘攝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李寅舟洛陽報道:論開鑿於北魏年間的龍門石窟中哪尊佛像最具代表性,答案當屬唐高宗即位第一年開鑿的盧舍那大佛。訪問洛陽本地人,甚至傳言其是為武則天獻禮而鑿,時年武則天25歲,為昭儀。佛像一鑿就是25年,直到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完工。盧舍那大佛是釋迦牟尼的報身佛,梵語中為「光明普照」的意思。

  佛像前梯高而陡,使朝拜的人不禁心生崇敬之感。筆者在登上佛前高梯的最後一步後,眼前豁然開朗。雍容端莊的盧舍那大佛全像映入眼簾,四周環形圍繞着另外八軀大像。眼前的盧舍那大佛面部完整,卻雙手盡失,稍有遺憾,但仍讓觀者不得不感嘆唐時工匠技藝的超凡卓絕。

  據悉,2000年11月,在第24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大會上,龍門石窟於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