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厄瓜多爾發生7.8級強烈地震,震區滿目瘡痍。然而,當地多個由中國企業承建的專案經受住考驗:雅蔡大學城已完工的教室、公寓、實驗室被用作臨時避難所和救援物資存放點;當時仍在建設中的波多維耶霍醫院沒有任何結構性損毀,並在震後迅速恢復施工。
發生在厄瓜多爾的故事是近年來中國建築在海外廣獲讚譽的一個縮影。中國在世界超高層建築建設領域早已佔據領先地位。638米的東南亞第一高樓印尼雅加達標誌塔、420米的歐洲第一高樓俄羅斯聯邦大廈及建成後高度將超過阿爾及利亞大清真寺的肯雅內羅畢哈斯塔,都是由中方建設。據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僅中建一家就承建世上一半以上超高層建築。
除驚艷世界的高度,中國工程更有廣泛覆蓋度。而今,中國工程建設企業已進入百餘個海外市場,形成全球化布局。在異國他鄉做建設,中國施工方面臨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以阿爾及利亞嘉瑪大清真寺宣禮塔為例,其所在的阿爾及爾市處於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為保證高塔抗震性,專案團隊要按地震統計資料中過去1000年內最不利情況來設計建造標準。抗震支座安裝軸線偏差在3毫米內;混凝土鋼筋含量超出國內公建標準一倍還多。
中國建築走出國門,除商業目的,還有很多是為援助友邦、貼近民心。在塞內加爾,中國援建的塞內加爾黑人文明博物館將為保護當地文化做出重要貢獻。中國還在海外援建大量的醫院、大學城、居民新城、災後重建房等與民生相關的建築。中方在斯里蘭卡建設的國家醫院,特別注重將現代化醫院布局與當地就醫習慣相結合,細緻入微地在建築色彩、內部花飾等設計中融入斯里蘭卡元素,體現當地文化特色。一座高樓也許能留存幾十年,但民心的貼近則將惠及幾代人的生活,這也是中國建築走向海外的最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