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房地產建築商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簡稱「中國建築」)25日表示,於2011年初動工興建的巴哈馬大型海島度假村「巴哈瑪」(Baha Mar)項目,時隔六年項目一期日前盛大開業,總投資高達42億美元(約327億港元)。像其他「走出去」企業一樣,中建該項目此前「歷經坎坷」。國家發改委教授研究員宋承敏對大公報表示,企業「走出去」日趨活躍,要保證走得好,應事先做好各階段風險評估,建立全面的海外項目風險管理機制。\大公報記者張帥北京報道
」
據悉,中國駐巴哈馬大使黃親國、中國建築黨組成員、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鄭學選、財務總監薛克慶應邀出席開業典禮。巴哈馬總理克里斯蒂、巴哈馬大型海島度假村總裁格萊姆.戴維斯等出席開業典禮並致辭。
西半球同類項目規模最大
項目坐落於加勒比海島國巴哈馬首都拿騷,佔地約405公頃,號稱「西半球同類項目中規模最大」的度假村。克里斯蒂指出,項目一期開業運營為當地創造超過1500個直接永久性就業機會,在未來數月還會增加至5000個,並產生不計其數間接就業機會,大幅帶動當地經濟。項目全部開業後,預計每年將為巴哈馬國民生產總值創造7億美元直接經濟效益,11億美元間接經濟效益,以及4500萬美元稅收。
2015年,度假村完工時間因多次延誤一度引起爭執,其中開發商巴哈瑪公司將主因歸咎於中建缺乏建造類似項目經驗、人手不夠等因素,項目總承包商、中國建築子公司中建美國則在聲明中指摘巴哈瑪公司對項目「設計管理不善」。
然而,在一期開業典禮上,戴維斯致辭時特別感謝中建美國按時並高質量地完成該「建築奇跡」,他受訪時稱,中建項目團隊在極短時間內復工、完成項目,並按時實現開業,實在令人讚嘆,期待未來雙方能持續合作。
宋承敏表示,由於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經驗尚不豐富,而且還存在對國外法律、文化、歷史等環境不熟悉等問題,當前風險分析與管控經驗還普遍缺乏。隨着中國投資海外項目金額不斷增長,「走出去」企業不要「只想美事」,要提前做好準備功課,對海外項目風險進行事先充分評估。項目一旦上馬,後續風險監控也要立即跟進,這樣保證可以根據需要及時調整。他並提醒,一定得和當地政府處理好關係,以得到更多支持。
專家:購保險降低損失
內地高級風險諮詢顧問劉飛指出,購買保險是國際工程中常用的風險轉移手段,如對基礎設施建設企業,通過購買「建築工程一切險」,可轉移在項目建設期間由於自然災害和物質損壞等帶來的財務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