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廣州首家食藥品真假鑒別基地可提供食藥品快檢服務
你買的食藥品安全嗎?如何辨別真假?在這,不僅有食藥品真假對比展示、鑒別方法,還辦食藥知識講壇……記者近日跟隨廣東省食藥監局走進廣州首家食品藥品真假鑒別與宣傳教育基地「探秘」一番。其中,數十種「港藥」、進口品牌化妝品都特別展出了真偽品與不同識別方法,成為觀眾追捧熱點;該基地還免費向市民提供60多個項目的食藥品快檢服務。/文/圖: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
為普及真假鑒別知識,提高民眾食藥品安全知識的知曉率,廣州設立了首家食藥品真假鑒別與宣傳教育基地。
該基地設食品藥品真假鑒別展示廳、食品藥品快速檢測實驗室、食品藥品知識講壇等三大功能區,主要具備食品藥品標本展示、真假鑒別、科普教育、人員培訓、信息諮詢、快速檢測等功能。
真假對比展品達1353種
據悉,參觀者可通過講解員、聲光電、圖文、實物等多元化方式了解該基地展出的1353種真假食藥品。
其中,針對內地客熱衷赴港購買「港藥」,設有「未經批准進口的藥品」展區,「港藥」包括黃道益活絡油、余仁生保嬰丹、和興白花油等。據了解,目前內地客赴港買藥通常會遭遇售後服務難保障、易買到水貨或假貨、藥店店員恐提高價格等3種風險。展區現場貼出識別假冒進口藥品的「兩個注意」:一是看外包裝是否標註《進口藥品註冊證》或《醫藥產品註冊證》,進口藥品包裝、標籤、說明書上應標明「進口藥品註冊證號」,且進口藥品包裝、標籤、說明書所用文字必須以中文為主。二是看購買場所是否具有經營資質,必須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
同時,港人若北上購買食藥品亦要「打醒精神」。譬如,市場上有些不法商家以廣西地蠶來冒充冬蟲夏草高價出售,更有種植西洋參冒充進口的野生西洋參。
對於受港人歡迎的同仁堂安宮牛黃丸,真偽展品對比明顯。據介紹,真品上面印有驗證碼標籤,可登陸同仁堂網站或撥打電話驗證真偽;真品在2013年7月開始改為鐵盒獨立包裝,如果標註的生產日期為2013年7月後且包裝為錦盒的話,基本上可以判定為偽品。此外,真品的蠟封材質為熟蠟,熟蠟較軟且具有較強拉伸性。偽品一般使用的是生蠟,較脆,比較容易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