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李望賢北京報道參加活動的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與在京港生合影」大公報記者麥鈞傑攝
內地發展迅猛,吸引越來越多港生北上求學就業。全國兩會期間,9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8日應邀參加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全媒體新聞中心、大公網舉辦的「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與在京港生座談會」,與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11所高校逾30名在京港生座談。針對學生們在兩地交流、就業道路、理想抱負等學習和工作問題,委員們結合自身經歷,為學生支招,並鼓勵他們多交朋友,開闊視野,努力拚搏,追求自己的夢想,也為國家發展做出更多貢獻。現場氣氛熱烈,有學生表示,「很受啟發!」\大公報記者李望賢北京報道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理工大學校長唐偉章說,港生在內地讀大學的機會非常特別,可以見到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如果利用一些學生組織的平台,推動一些活動,讓香港其他學生也有機會認識各地的人,能令更多港生受益。
他分享了在理大與學生交流的一些想法,指理大課程有兩個目標,一個是給學生一些技能可以在社會上立足,一個則是培養長期社會責任感。雖然在座同學的課程與香港理工大學有所不同,但也希望學生能夠將這兩個目標作為個人的目標,畢業以後,在工作獨立的同時,也想想自己的工作怎樣能夠令社會受惠。
他建議同學設立一個小目標,每個學期嘗試結交5個背景文化不同的新朋友,雖然數量不多,但畢業以後這些朋友能夠大大豐富個人的經驗。
盼了解東西方文化融合
全國政協委員、田家炳基金會副主席戴希立給同學們提出三個建議,又拋出三個問題,切中同學們關心的要點,令不少學生印象深刻。
他說,同學們中小學在香港,通過香港了解世界,但是本科碩士在內地就讀,相對香港年輕人又能多了解國情,了解「一國兩制」,優勢獨特。在內地讀書期間,碰到許多內地精英,可以建立自己內地的人脈網絡,他建議同學們還要多結交一些國際學生,建立自己對東西方文化的融合了解。他還建議學生在內地讀書期間,不但要增長知識,還要了解國家改革開放怎樣一步步發展,了解中國走的特色發展道路。
為學生北上先行一步點讚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楊釗與學生分享人生經歷,如何在千變萬化的社會中站穩腳跟,首先要進行自身建設,要戒懶、主動、堅持。他讚揚學生能夠到北京讀書,已經過了主動一關,比在香港的年輕人走多了一步。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鼓勵學生努力拚搏。他稱贊同學是兩邊通吃的人才,回到香港工作可以強調內地優勢,留在內地工作可以突出香港優勢。但關鍵仍要看自身的競爭力,「年輕的時候不努力,將來回憶往事可能會後悔。」
委員們親切交流,讓學生打開心扉,踴躍暢談在京感受,他們紛紛表示,很高興在北京有機會見到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在北京求學視野開闊許多,看到內地經濟高速發展,文化底蘊深厚,能夠更加客觀了解國家。
座談會由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主持,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方方、龍子明、楊釗、林光如、唐偉章、容永祺、簡松年、戴希立分別在座談會上發言。中聯辦北京辦事處主任譚虹等有關單位領導出席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