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美航母犯南海測海空新戰法

時間:2017-02-27 03:16:23來源:大公網

  圖: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擅闖南海,有內地軍事專家指出,美軍此舉是要測試水下空中新聯合戰法 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擅闖南海,再次攪動已經難以平靜的南海之水。究竟美國的意圖是什麼?內地軍事專家杜文龍分析說,「卡爾.文森」號來南海其實是一石多鳥。首先,主要目標是到韓國參加聯合軍事演習;其次是走老路,也就是在南海進行各種所謂的「航行自由」,表明它依然擁有強大的遠海作戰能力;第三,說明美軍在亞太地區能保持兩個航母戰鬥群的常態化存在,測試水下空中新聯戰法,並試探中國的底線。更有軍事專家指出,如果國產航母未來部署在南海,它發揮的作用是非常重要,肯定是定海神針。

  據人民網報道:內地軍事專家梁芳指出,美軍的航母實際上是美國稱霸世界的重要力量表現,去哪個地方必須是要總統下令的。南海並沒有危機,美國派航母戰鬥群不遠萬里到這裏來幹什麼?第一,發揮它的威懾作用,炫耀武力,到這兒來顯示美國的所謂存在;第二,它在搞一種試探,特朗普剛上台,他對中國也不是很了解,就來試試吧。所以特朗普要派航母到南海闖一下,來測試中國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如果中國態度強硬,它可能會有下一步的打算;如果反應很弱,那麼就它會有一些新的步驟。儘管特朗普上台後的許多政策與奧巴馬時期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在推行「亞太再平衡」策略,在南海推行遏制中國的戰略方面並沒有多大變化,甚至還有可能比奧巴馬更變本加厲。

  特朗普意在試探中國反應

  杜文龍表示,美國《海軍時報》最近刊出一篇文章,列舉了美國艦艇所謂在南海可以採取的16種「行動」,也被稱為挑釁中國的16種方式。他認為,美國人有一個傳統,就是借小官的嘴說話,該篇文章是一個名叫做麥克的上尉撰寫的,內容涉及廣泛。從文章可以分析判斷出,比如它所說的第一個層次的挑釁是水面,第二個層次是空中,第三個層次是水下,如果出現這三個要素就意味南海的安全形勢發生了變化,美國在南海的軍事存在一定會比以往要進一步加強。它的操作性很強,比如艦隊保持存在是什麼樣態?展開行動是什麼樣態?故意跟編隊進行衝突是個什麼樣態?提供了很多選項,也很實用,這是美國人的思維方式。這篇「文章」之所以能夠發表,不是空穴來風,它意味今後美軍在南海地區有可能有多種選項。

  杜文龍還指出,這次「卡爾.文森」號進入南海,並不是一種孤獨的進入,雖然它是最小的一個編隊,只帶了一艘「梅耶」號的伯克級驅逐艦。乍看這個航母編隊只是「1+1」的規模,但不要忘了美軍還有B1B型轟炸機可從關島起飛,戰略轟炸機和水面戰略平台在南海的交匯,還是史無前例的第一次,它意味這16種作戰行動有可能就是今後美國在南海保持常態化軍事存在的核心樣式。所以這次它試探了一種,就是把水面和空中聯合到一起。以後水下會不會有?無人裝備會不會有?最大限度地靠近南海島礁或靠近南海重要軍事設施會不會有?大概這會為今後美軍在南海的軍事行動都埋下伏筆。

  梁芳指出,從這兩年美軍在南海的行動可以看出有。美海軍艦艇到南海打擦邊球,快進快出。艦船曾進入南海島礁12海里,十幾分鐘就離開;還有一種就是所謂的「誤闖誤入」,反正它總有藉口,什麼天氣不好了,雷達沒看清。總體上是一種試探。

  美「亞太戰略」正升級2.0版

  對於目前和今後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梁芳表示,第一,要看特朗普的對華政策,下一步是什麼,是延續「亞太再平衡戰略,還是把亞太再平衡戰略再升級。過去我們說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是1.0版,那麼,特朗普任內會不會還有2.0版甚至更高?第二,取決於中國維護主權、維護南海權益的決心和意志。如果聽之任之或沒有做出必要的反應,不排除美國會變本加厲。所以,針對美國對南海的挑釁,我們必須要做好各種版本的預案,它強行介入我怎麼辦?它打擦邊球我怎麼辦?它誤闖誤進我怎麼辦?必須做到實處。一旦出現危機,就能隨時應對,從容應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