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參考消息網報道:2016年夏,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期間,中俄簽署了聯合製造重型民用直升機的協定。日前,俄媒報道稱,從俄政府網站發布的項目文件來看,專家預計,該項目的成果將是一種多功能的軍民兩用直升機。
據俄羅斯今日經濟通訊社網站9日報道,7日,俄政府網站上發布了一份總理梅德韋傑夫簽名的文件,標誌着上述雙邊項目的正式啟動。報道稱,直升機項目主要參與者分別為俄羅斯直升機公司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方的要求包括:最大起飛重量38.2噸、最高升限5700米、航程630公里、最大飛行時速300公里。
預計中國需求量200架
俄軍事航空專家、《軍火庫》雜誌副主編德米特里.德羅茲堅科分析,所謂的「民用」直升機只是說辭而已,「事實上,只按最初所宣布的直接用途使用的裝備可謂屈指可數,通常同一直升機既可運輸物資、滅火,也能用於軍事目標。所以我大膽預測,從中方所提出的要求來看,項目的成果將是一種多功能的軍民兩用直升機」。
目前,項目總金額並未公布。德羅茲堅科強調:「未來直升機的造價如今只能通過草圖預估,哪怕我們知道它將以米-26為雛形。唯有在成品圖紙出爐後,進行實際估價才有意義。」
報道稱,協定簽署雙方和兩國專家能夠肯定的是,中俄在直升機方面的合作具有長期性。初步估算顯示,中國對新直升機的需求量突破200架,且須在2040年以前列裝。倘若研發者能在新直升機的成本與實用性之間達到最佳平衡,那麼保守預期,其訂單量也將增長數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