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華融冀五年躋身世界500強

時間:2016-12-22 03:16:27來源:大公網

  圖: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表示,公司計劃用五年時間躋身世界五百強 大公報記者海巖攝

  作為中國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AMC),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華融)在上世紀末為處置國有銀行政策性不良資產而生,商業化轉型曾步履維艱;美國前財長蓋特納卻慧眼識珠,看好它的發展「錢景」;如今,當年的「廢品收購站」已變身內地最賺錢的資產管理公司和金融牌照齊全的金融控股集團。近日,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接受大公報專訪表示,未來幾年,多元發展的中國華融有望繼續保持穩健可持續增長,並計劃2018年內實現A股發行上市,用五年的時間躋身世界500強之列。

  2014年8月28日,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中國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之一中國華融宣布,引入美國華平集團、中金公司、中糧集團、高盛集團等7家國內外戰略投資者,為IPO鋪路。其中,美國前財長蓋特納擔任CEO的美國華平集團格外引人注目。

  獲美前財長青睞

  賴小民回憶說,當時剛擔任美國華平集團高管不久的蓋特納,對中國華融進行深入研究後決定進行戰略投資,而後三次專程從美國飛到北京與其會談,最終在80餘家戰略投資者中脫穎而出,投資4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成為除財政部外第二大股東。

  賴小民說,當年美國華平作價2.12元入股中國華融,如今已有較豐厚回報,蓋特納還被聘請擔任華融董事會特別顧問。同時,華融與外資也展開深入合作,如正謀劃與美國華平及高盛在境內外不良資產業務領域進行合作。

  在全球一些人唱衰中國之際,美國前財政部長為何會看好中國一家國有控股的資產管理公司?賴小民認為,在商言商,蓋特納看好華融能賺錢。過去7年全球金融危機未消、中國經濟增速從10%降至6.7%,華融則以「經濟增長順周期賺錢,經濟下行逆周期也同樣賺錢」的多元發展格局,跑贏大市和同業。

  堅守底線 增強風險管控

  賴小民說,華融現有三大業務板塊,一是傳統主業不良資產經營業務,主要應對經濟逆周期,包括不良債權資產經營、債轉股等。二是金融服務業務,包括證券及期貨、金融租賃、銀行等綜合經營業務。三是資產管理和投資業務,包括資產管理、財務性投資、國際業務等。

  目前,中國華融已是資產規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強、實現利潤最多、股權回報最好、總市值最高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今年上半年總資產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遠高於金融行業平均水平, 21.6%的股權回報率在同業處於領先地位。與此同時,堅守風險底線,在快速擴張的同時計提大量撥備,進一步增強風險管控能力。

  賴小民還說,公司提出「2016-2020新五年創新發展戰略」,目標是到2020年,總資產、淨資產、淨利潤等指標均實現穩健可持續增長,不良資產經營主業和國際化收入佔比持續提升,並推動中國華融實現A股發行上市。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