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肅貪風暴進入標本兼治新階段

時間:2016-12-21 03:16:47來源:大公網

  圖:小學美術老師帶領學校美術興趣小組同學在製作以「廉」為主題的剪紙作品/資料圖片

  李成言認為,四年來反腐風暴,可分三個階段。而國家監察委的應運而生,是水到渠成的結果。監察制度的設立,標誌着中國反腐敗進入一個標本兼治、治本逐步制度化的新階段。

  從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是反腐敗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以執紀監督的既有手段不斷反腐,「治標再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其典型特徵就是先抓大案要案,形成反腐態勢,贏得大家認可。十八大後反腐風暴的良好開局,快速提升了人們對執政黨的信心。

  從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是第二階段。這一時期,「老虎蒼蠅一起打」仍在路上,同時紀檢監察體制改革開始啟動。2014年6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實施方案》,為紀律檢查體制改革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從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六中全會召開,中國進入完善黨規黨法、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時期,這構成了反腐敗的第三階段。」十八大以來修訂以及重新制定了55個黨內準則、條例,數量之多前所未有,其中最高峰就是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自此形成了「從上到下、從下往上」黨內監督不留死角的反腐新格局,特別是監督直指最高權力,這在黨內監督史上從未有過。

  李成言認為,從十八大迄今,反腐風暴已歷四年,顯著成效,經驗多多。同時,反腐與法律之間的協調問題凸顯,外界出現質疑「反腐合法性」的雜音。這一背景下,為了依法治腐,深入推進良治,推出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可謂順勢而生,民心所向。李成言認為,從紀檢體制改革到監察制度破題,這是一個治本逐步制度化的過程。監察委的設立,標誌着中國反腐敗進入一個標本兼治、懲防並舉的新階段。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