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綜合新華社、中新社報道:4億像素、15分鐘成像,是風雲四號給地球「拍照」的質量與速度,至於其達到國際水平的拍攝精準度,則源自「風雲四號」搭載的兩大關鍵技術。
在「風雲四號」圖像定位與配準主任設計師的呂旺解釋,給整個地球拍一幅4億像素照片是個掃描過程,將整個地球一點點刷完需時15分鐘,過程中因誤差干擾會刷歪。透過特有「圖像定位與配準技術」,可在衛星上實時完成校正,在36000公里高空對地「拍照」誤差控制在1公里內。與此同時,「微振動測量與抑制」防抖技術給衛星提供比任何三腳架都穩的成像條件。
美、歐氣象衛星把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分別裝在兩顆衛星上實現成像觀測和垂直探測,避免兩台光學儀器互相干擾。「風雲四號」同時搭載這兩種儀器,研製團隊利用高精度隔振系統,給儀器安上「軟沙發」,克服微振動影響,微振動抑制效率達90%以上,在大氣進行「CT掃描」的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可安靜地工作。
「風雲四號」衛星工程總指揮于新文稱,「風雲四號」解決多個儀器同時工作干擾問題,率先全球實現對大氣多手段綜合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