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展廳裏,展示着一組僅有的日軍榮字1644部隊證物。據紀念館介紹,這是中國國家一級文物。
當年曾隨日本民間調查團採訪的南京日報社副總編陳正榮說,曾在榮字1644部隊服役3年的老兵石田甚太郎,於1993年臨終前將隱藏於心中的真相告訴了在中國讀書的外甥女水谷尚子,並囑她公布於世。
水谷尚子根據舅公的證詞,來到南京實地驗證,並且受舅公囑託,將他當年在榮字1644部隊使用過的四件物品作為重要證據捐贈給紀念館。
「背叛」長官 換取真相
陳正榮清晰地記得,「我們的攝像機一直跟着水谷尚子,她帶了一張舅公晚年畫的一科實驗樓圖,一層、一層指認。每到一層,她就把那個圖打開,『當年我的外公就在這個地方』,舉着圖仔細比對。」陳正榮說,「圖與實地都對得上,是按分科畫的,一科,二科。她一邊比對,一邊回憶外公的經歷。」
「這是我舅公當年出入資料室的鎖與鑰匙,這是我舅公出入一科時必須佩戴的徽章,這是我舅公使用過的剪刀,這是日本天皇贈給1644部隊的特製香煙。」
水谷說,「1993年9月11日和17日,我去看望了病卧在床的老人。他問我:『去過南京沒有?』我答說去過,於是他便如大河決堤一般把以往的經歷都講給了我聽,儘管此時他已經無法進食,發出一點聲音都相當的痛苦,但他還是在兩天中給我連續講了四個小時。」
水谷說,上級曾有命令,嚴禁對外人說及人體實驗的事,舅公此時卻願意作出這些證詞,「其神情真使人感到彷彿像是在面對上帝懺悔。」
「在我看望他的三天之後,即9月20日去世,終年83歲。」水谷說,「他以死來換取真相的公開,選擇了一條背叛長官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