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陝西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由壇、壝、場構成,與文獻記載脗合\大公報攝
經過歷時8個月的考古發掘,考古工作者日前正式確認,在陝西鳳翔縣城西北發現中國最早國家大型「祭天台」遺址。據悉,此次發掘的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不僅是對正史記載中關於在雍地開展的一系列國家祭祀行為之印證,而且也是從東周諸侯國到秦漢大一統國家祭祀活動的最重要物質載體和實物體現。
形式規模與文獻記載脗合
據介紹,在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內,圍繞「夯土台」的是一個圜狀「壝」(即環圍夯土台的圍溝),在「壝」的外側有三重台階平地,從山下不同方向還有通向「夯土台」的道路遺跡。結合《史記.封禪書》、《漢書.郊祀志》等文獻的記載,它完全符合秦漢時期置「畤」的條件,即「高山之下,小山之上」,以及「封土為壇、除地為場、為壇三垓」等。
而在「祭祀坑」的發掘中,則發現了製作精巧且形體很小的「車馬」和隨器等明器,以及馬、牛、羊的骨骼。截至目前,已在各類祭祀坑中出土器物二千一百零九件(組)文物,主要有玉器、青銅車馬器、弩機、銅鏃以及小型木車馬等專門用於祭祀之物。
(記者 李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