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現已研製出多基址無源雷達/網絡圖片
近些年來,各種先進隱形飛機和隱形戰艦爭奇鬥艷,反隱形技術也「水漲船高」。軍事專家介紹,中國現已形成無源雷達、外輻射源雷達、有源雷達相結合的反隱形雷達體系,並正在構建多基址與單基址雷達相結合的綜合雷達網。
事實上,飛機隱形並非真的看不到,而是其雷達散射截面積(RCS)─即被雷達捕捉到的「影像」相對較少,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減小被雷達捕捉到的「影像」,減少的辦法一是通過外形設計把雷達波反射到其他方向;二是採用吸波材料和吸波塗層。而反隱形雷達的目的正好相反:要擴大被雷達捕捉到的「影像」─發現隱形飛機的外輻射電磁波。
無源雷達是最早的反隱形雷達,亦是用來對付隱形飛機的主要雷達類型,其通過接收隱形目標的電磁輻射信號來探測目標的位置。但在戰時,敵方的隱形戰機很可能不對外輻射電磁波。為應對這種情況,中國還研製了更為高端的無源雷達,即外輻射源雷達。
外輻射源雷達的工作原理是:包括隱形飛機在內的空中目標,在充滿民用調頻廣播發射信號、手機基站信號的空域內飛行,必然會對這些信號產生反應,通過接收空中目標反射的民用無線電信號,就可實現對空中目標的探測。但由於外輻射源雷達探測精度不盡如人意,可靠性也存在問題,中國又研究出了讓傳統有源雷達具備反隱形功能新型雷達。
此外,以前雷達多是單基址,目前中國已研製出了雙基或多基址無源雷達,因隱形飛機隱形的秘訣之一是把雷達波反射到其他方向,如可多布置接收機,則可將反射到其他方向的雷達波「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