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9月18日,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在遼寧省瀋陽舉行。圖為位於瀋陽「九一八」殘曆碑前的警世鐘。警世鐘當日響起14響鐘聲,寓意中國人民14年抗戰歷程\大公報攝
18日是九一八事變爆發85周年紀念日,全國多地舉行紀念活動。在九一八事變發生地遼寧瀋陽,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在此間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曆碑廣場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儀式並講話,近千各界群眾參加儀式。據了解,當天上午,除瀋陽外,還有包括南京在內的多地同時舉行防空警報試鳴活動。此外,瀋陽市檔案館日前還首次披露14卷館藏歷史檔案,這批當時的政府公文權威揭開了九一八事變前日軍在瀋陽等地的侵略惡行。\大公報記者于珈琳瀋陽報道
18日上午9時許,莊嚴肅穆的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開始。9時18分,劉延東等領導和各界代表在殘曆碑前推動鐘槌擊響「警世鐘」,14響鐘聲寓意着中國人民14年抗戰歷程。同時,響徹雲天的警笛聲第22次在這片土地響起,火車、輪船、汽車鳴笛,告誡人們勿忘國恥,珍愛和平。
父母為子女講解國恥
劉延東在發表講話時指出,偉大的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也是敢於保衛和平的民族。中國人民從苦難中走過來,深知和平的珍貴、發展的價值,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視為自己的神聖職責。
據悉,在遼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戰士代表、抗戰烈士親屬代表及中央、東北三省有關人士等各界群眾代表等約1000人參加儀式。
記者在現場看到,儀式結束後,約10點左右,大批瀋陽市民手持小國旗自發來到九一八歷史紀念館,不少父母帶着孩子來到殘曆碑前,講述着父輩傳下來的故事,很多人駐足在此久久不離開。
近日,瀋陽市檔案館首次公布的一批共14卷館藏瀋陽縣公署檔案,系統而權威地揭露了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在瀋陽長達30年的侵略罪行。
負責整理分析這批史料的瀋陽市檔案館管理利用處處長王梓熠認為,這批史料提供了最早從清末民初到九一八事變前的30多年間,日本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移民侵略等大量對華侵略的史實,再一次印證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是蓄謀已久、早有籌備的。
日非法警署捕殺中國人
1904-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為了加強對南滿鐵路沿線的統治,在中國境內鐵路沿線及部分地區非法設立警察機構,肆意抓捕、殺害中國人,侵犯中國主權。檔案記載,自1905年日本在渾河站設立第一個警察官吏派出所至1930年為止,日本在瀋陽縣非法設置警察機構14處,派駐日本警察17名。
此外,日本還通過各種非法手段大肆掠奪中國百姓的耕地,並有組織地進行移民擴張。檔案記載,1932-1945年間,日本向中國東北總共移民30萬人,強佔或以極低廉的價格強迫收購中國人的土地,從而使500萬中國農民失去土地,流離失所,飽受極深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