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示意圖 新華社
【大公報訊】隨着天宮二號15日成功發射升空,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將升空與之會合。10月中下旬,天宮二號將在離地393公里軌道高度上,與神舟十一號飛船交會對接。在茫茫宇宙中,兩個航天器要經過幾十萬公里的追逐,完成「穿針引線」的動作,以比子彈速度快約8倍的速度靠近,最終聯成一體,完成交會對接任務。一個名為光學成像敏感器(CRDS)的裝置將會金睛火眼,確保整個交會對接過程「萬無一失」。
據新華社報道:在之前神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交會對接任務中,應用的都是CCD光學成像敏感器,該產品圓滿完成測量任務,表現出色。CRDS承擔着CCD光學成像敏感器更新換代重任,給今後難度更高的對接任務「把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產品主任設計師龔德鑄表示,在太空中,太陽光照射強度是地球上3至5倍,飛行器的「眼睛」在交會對接時很易被閃壞。正因太陽雜光對產品的導航影響,CCD光學成像敏感器對飛船的對接時機有一定約束,這就需要研究團隊作出突破。
抑制雜光重中之重
在天宮二號及今後空間站任務中,交會對接變成常態化任務,特別在一些快速交會對接任務中,例如臨時發射飛船進行維修補給或航天員應急救生等,要求導航設備具備適應更寬鬆交會對接窗口能力,這就對光學成像敏感器的太陽雜光抑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任務中,從二者相距150米到最終對接完成階段稱為「平移靠攏段」,這是交會對接過程中要求最高、難度最大、風險極大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裏,光學成像敏感器是唯一同時具備位置和姿態相對測量能力的敏感器。若飛行器的「眼力」不夠好,會導致交會對接任務失敗,甚至兩個飛行器碰撞,將嚴重威脅航天員和飛船的安全。因此,光學成像敏感器成為任務成敗關鍵單機,不容任何閃失。
適應強光快10倍
新一代「對接天眼」雜光抑制能力列為各項指標的重中之重。據五院研製團隊透露,他們改變敏感器的測量體制,利用差分視覺測量原理,獲得交會對接兩飛行器的位置姿態信息,從原理上克服雜光干擾技術瓶頸,然後優選抗溢出能力強成像器件,替代原CCD光學成像敏感器中的CCD器件,大幅提高敏感器對強光適應能力,在照明光束譜段的選擇上,盡量避開太陽光譜輻射較強之波段。
通過採用新技術CRDS煉成「火眼金睛」,在強光環境下也能「看清」目標。大大提高交會對接可靠性。研製人員還將首次捕獲時間提高一個數量級,由原來約10秒提高至不到1秒,產品設計師劉啟海將之比喻為「司機在開車時被強光照射到眼睛後恢復正常視力之時間」。
未來,交會對接光學成像敏感器可擴展應用於空間在軌服務、飛機空中自動加油、水下無人航行器交會對接等領域,進一步提升航天器空間在軌運行能力,具廣闊應用前景。